案例反思:不该被忽视的“他们”.doc

案例反思:不该被忽视的“他们”.doc

ID:51353830

大小:3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案例反思:不该被忽视的“他们”.doc_第1页
案例反思:不该被忽视的“他们”.doc_第2页
案例反思:不该被忽视的“他们”.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案例反思:不该被忽视的“他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期:教师姓名:裴晓海题目:不该被忽视的“他们”案例背景然然是我们班很典型的“有心计”的女孩子,看她平时不爱说话,但是脑子里想的可多了,还特别会对老师察言观色。另一方面,她的自理能力也比一般孩子要强些,对于脱穿衣服、叠衣服这些事情基本不用老师操心,午睡前,常常在老师还没注意到她的时候,她就早早的躺好在床上了。在入园初期,她曾经一度“抑郁”到家长都对她担心起来甚至不送来幼儿园了,最后通过家访与家长的沟通,得到家长配合后才渐渐的解决了她入园焦虑的问题。赫赫是个开朗调皮的男孩子,班里突发的“骚乱”有一大半都是由他

2、引起的。他的自理能力也不错,但是经常由于不听话而做错事情或是被老师批评。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早晨来园时总要大哭一场,等家长走后,不一会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变得开心,更加会玩疯起来,尝尝让老师头疼不已。案例描述案例一:然然午睡前后的脱、穿、叠衣服一直是不用老师操心的,但是有一天中午,她突然跑到我跟前,很大声的跟我说道:“老师,我不会脱衣服了!”这让我很吃惊,一方面是她原来从来不会这样,并且今天她穿的衣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另一方面是她的措辞“我不会脱衣服了”这样明显感觉她原来是会脱衣服的,好像是突然不会的。

3、于是我蹲下身子,问道:“你原来不都是自己脱衣服吗?怎么今天不会了?”只见她低下头,小声的说“就是不会了……”对于然然行为的突然变化,我在和她交流无果之后便先帮她脱掉衣服,然后只见她高兴的回到座位上把自己的衣服叠好。案例二:赫赫总是喜欢在大家都安静听老师话的时候制造一些“麻烦”,有一次在我正在教授绘画技巧时,别的孩子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突然有一阵怪声,我一听便知道又是他在捣乱,于是用眼神提醒他安静下来,谁知他看到我看他之后竟然笑起来,好像很高兴似的并继续制造怪声,我不得不停止讲课,用语言提醒他,他开始还是很高兴

4、的样子,直到我变得严厉,他才不好意思的安静下来。案例分析1.对于然然的变化,我思考了很久,想她为什么会有行为“倒退”的变化,一般的孩子不都会以自己的能力为傲吗?为什么她会故意示弱呢?我开始回忆每天午睡前的情景:我总会说的一句话是:“有哪个小朋友脱不下衣服就过来请老师帮忙啊!”然后就会有几个孩子过来让我帮忙脱衣服,有时候我会在帮他们脱下衣服后摸摸他的小脸并鼓励:“明天要试着自己脱下来哦。”而且我还会经常主动去帮一些平时脱衣服有困难的孩子脱衣服,很少甚至没有关注过自己能做好的然然,认为她肯定没问题不需要老师的帮

5、助。我突然想到,会不会她是为了让我关注她所以才突然不会穿衣服的啊?于是在转天,她仍然找我帮忙脱衣服的时候,我轻轻的问她:“你是不是就想让老师帮你脱衣服啊?”没想到,然然点点头,我继续问:“其实你是会自己脱好衣服的是不是?”然然仍然点头。这一下我豁然开朗,原来,是然然觉得因为自己的能力,减少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那么她便自己不要了能力,去获得老师的关注吧!于是我心疼的说:“其实然然自己会脱衣服特别棒,老师每天都看得见,都在心里默默的表扬你了,可能你没有听见老师心里的话,那老师以后都说出来,好不好?”只见然然睁大

6、眼睛看着我,我继续说:“你比那些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的孩子做得好,老师也在教他们,他们以后也是会自己脱穿衣服的!所以你要做他们的榜样,并且帮一帮不会脱衣服的小朋友,好不好?”然然开心的点头,从那天起,她就没有让我帮忙脱衣服的行为了,而且,有的时候我还会看到她帮别的小朋友扣扣子呢!当然,我也会及时的表扬她。2.对之后发生的赫赫貌似“喜欢”我批评的行为,我也会想到,是不是他故意为了吸引我的注意力而做出的捣蛋行为?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对他的态度,赫赫自理能力较强但是经常“闯祸”,所以我对他的批评总是大于表扬,有时候还会

7、“无视”他的行为对他进行“冷处理”,所以他才会在特别安静的时候去想办法吸引我的注意,让我不得不去关注他,所以在他得到我的关注后才会有高兴的表情,又在我严肃的批评他之后变得不好意思。在我知道他的动机之后,我便开始想如何解决,有一次在课堂上,又一次出现案例的情景,于是我便以试探的心理去说:“赫赫,老师看到你了,你像是小蜜蜂一样,但是老师不喜欢你这样,因为你打扰到了别的小朋友。”首先我表示看到了他的行为,这句是非常必要的,这其实就是孩子的所有行为的潜台词,我给他了,他的行为也就没有意义了。,然后,我再告诉他我并不

8、喜欢他这样,而且简单的说明原因,不要说大道理,只要这样一句就好,然后便继续上课。只见他没有像原来继续捣乱,而是也认真的听起来,赫赫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还能回答出我提出的问题呢!课后,我又找他谈话,告诉他这样做只会得到老师的批评,如果他能把精力用到回答问题上,那么得到的就会是老师的表扬,这样才是好的“关注”。后来,赫赫的课上捣蛋行为明显减少了,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下,他的表现一定会越来越好。案例反思这样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