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

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

ID:51425611

大小:22.3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4

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_第1页
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_第2页
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_第3页
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_第4页
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手-册一年级.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工作手册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曲阜市尼山镇白村小学班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师:孔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的数学,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思考能力。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较扎实,孩子们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低年级的孩子对一些需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

2、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总复习。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

3、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

4、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

5、0分,爱护人民币。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边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口算及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

6、等学习习惯。教学时间安排单元(章节)教学内容节次完成周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3第1周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第2-5周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3第5周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91第6-8周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5第9-10周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第10-14周第七单元找规律4第15周第八单元总复习4第16周教学质量分析班级全班人数考试人数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人数%人数%人数%人数%期中测试一班二班三班期末测试一班二班三班期中试卷分析题号答题情况原因分析期中教学工作小结本人签名:期末试卷分析题号答题情况原因分析期末教学工

7、作小结本人签名:教研组意见:教研组长(签字)年月日学校意见教导处主任(签字)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