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

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

ID:51445125

大小:12.16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22

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_第1页
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_第2页
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_第3页
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_第4页
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完整版本.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下肢及腰背部肿胀病例讨论病史资料患者,女性,56岁。主诉:双下肢及腰背部皮肤肿胀3月余。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及双侧腰背部肿胀,皮肤韧性增加,肿胀处无明显压痛。无发热,无皮疹,无肢体乏力,无雷诺征,无明显口干、眼干,无关节肿痛,无咳嗽,无胸闷、气闭等其他不适。曾在院外就诊,查“血常规:WBC9.9×109/L,N75.7%,HB100g/L,PLT170×109/L。ESR95mm/hr,CRP18.1mg/l,IgG27.6g/l,IgA、IgM正常范围。双链DNA15.42IU/ml,R

2、F590IU/ml,ANA1:100阳性,抗Ro52阳性,双下肢BUS:左下肢动脉内膜毛糙,腰椎CT:L3、L4、L5、S1椎间盘突出并椎间盘真空变性”。当时诊断治疗不明。近3月来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疗,拟“皮肤肿胀原因待查”收住我科。既往史: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史,无其他疾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殊。体格检查T36.5°CR20次/分P84次/分BP131/71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HR84次/分,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无殊。双侧大腿

3、、小腿及双侧腰背部皮肤肿胀,韧性增加,无压痛。全身皮肤未见皮疹,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入院初步诊断1、皮肤肿胀原因待查:结缔组织病?2、腰椎间盘突出症。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43.4%,淋巴细胞比例12.2%,单核细胞比例5.7%,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8.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3.1×109/L,嗜碱性粒细胞比例0.5%,血红蛋白92g/L,血小板191×109/L。ESR76mm/hr,CRP:14.4mg/L。生化系列:TP85.0g/l,ALB33.1g/l,A/G0

4、.64,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肌酶正常范围。自身抗体谱:ANA1:100阳性,颗粒型,抗Ro52阳性。IgG28.20g/L(7.00-16.00),IgA4.22g/L(0.70-4.00),Kappa链7.58g/L(1.7-3.7),Lamba链3.31g/L(0.90-2.10),RF461.0IU/ml(0-15),IgM、C3、C4、ASO正常范围。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大便常规、肿瘤指标、抗CCP、抗双链DNA、抗心磷脂抗体、血管炎抗体、Coomb”s试验、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输血前全套、铁蛋白、叶酸

5、、维生素B12正常范围。辅助检查BUS:1.左肾多发结石。2.肝、胆、胰、脾、右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心彩超:二尖瓣微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下降。骨密度、心电图、肺CT平扫、骨扫描未见明显异常。问题患者诊断与鉴别诊断。还需做其他哪些检查。入院后主要检查结果回复骨髓穿刺报告:1.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以成熟阶段为主,原始细胞未见增多;2.穿刺部位未见异常细胞增多。髓片示嗜酸晚幼细胞比例2.2%(0.49±0.32%),嗜酸杆状核细胞比例6.3%(1.25±0.61%),嗜酸分叶核细胞5.0%(0.86±0.61

6、%)。入院后主要检查结果回复大腿MR:所见:双侧大腿各肌群肌间隙可见条状异常信号,T1W1低信号,FLAIR脂肪抑制呈高信号。所见股骨、髋关节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双侧大腿各肌群肌间隙弥漫性异常信号,炎性(筋膜炎)考虑。入院后主要检查结果回复左大腿皮肤肌肉组织活检病理报告:筋膜胶原纤维弥漫性增生、增厚及纤维化,血管周围呈灶性、小片状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符合嗜酸性筋膜炎病理改变修正诊断⑴嗜酸性筋膜炎⑵腰椎间盘突出症⑶左肾多发结石治疗与转归强的松片30mg/d及甲氨蝶呤片10mg/w治疗后患者双

7、下肢及腰背部皮肤肿胀明显改善,2周后复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降至正常,血沉20mm/h。3个月后复诊,患者皮肤肿胀基本消退,嗜酸性粒细胞数值、血沉、IgG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文献复习嗜酸性筋膜炎(EF)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性弥漫性筋膜炎,是一种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少见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见。四肢及躯干均可受累,受累部位触之有特征性的“棍棒”感。病因及发病机制⑴免疫因素:EF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升高以及局部组织中免疫复合物和(或)补体的沉积证明了疾病过程中存

8、在免疫反应,其中异常的细胞免疫被认为是导致EF的主要原因。⑵遗传因素:Thomson等曾报道姐弟共患病例,发现他们有相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andDQ抗原,并认为遗传因素参与本病。病因与发病机制⑶过度运动及创伤:Blaser等认为过度运动和创伤会激发筋膜和皮下组织的抗原性,导致自身免疫的发生。故而认为过度运动和创伤可能为本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