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

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

ID:51457487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_第1页
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_第2页
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_第3页
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_第4页
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作者:郝阳发表时间:2014年“月)论文摘要:方玉润是清代晚期研究诗经的代表人物,由于摆脱了传统的《诗经》强调训诂和大义研究的模式,在《诗经》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主要体现在:从文学的角度对诗经进行研究,着眼于整个篇章严谨完整的结构来分析诗歌,运用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去解读《诗经》。论文关键词:方玉润诗经研究模式《诗经》研究有两种传统:以汉学为代表从训诂的角度对《诗经》的字义进行阐释和引申;以宋学为代表从大义的角度阐发义理,该模式一直沿续到清朝,主要活动于咸丰和同治时期的方玉润便是清代后期研究《诗经》的佼佼者,其代表作《诗经原始》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骄人的成绩,在诗经学史上

2、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玉润的诗经研究可以说是对传统诗学的继承和批判,其代表作《诗经原始》,对于开拓诗经研究路子的确有不少新的贡献,其自出机杼的研究模式开启了近人研究方式的新河。首先,打破了《诗经》研究中的考据之风,以文学的角度立意。诗经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从古到今研究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大多的文章关注的不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身,而是把它奉为宣传儒教思想的教条,剥夺了诗经的文学价值,去牵强附会一些莫须有的道义,使诗经的文学价值大大低于其道义上的价值,成为官方的统治工具,而丧失了作为民间欣赏读物的性质。但是方玉润却打破了传统解经的窠臼,重视阐发诗篇的文学意义,颇与历来解经文字异趣,书中叙述文字,亦

3、词采斐然,引人入胜,尝云r解诗不必尽皆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不以诗为经,尤是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可见其论诗之主旨,以诗经为诗,不以诗经为经,还原《诗经》的文学性价值,书中精彩的论述,举不盛举,如论《麋葭》r玩其词虽若望而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来即来者,特无心求之,则其人乎远矣。”从方玉润探索诗旨的方式,可以看出他研究诗经模式的独特。文学作为一种以情感性和形象性为表现方式的艺术形式,带给欣赏者的应该是一种审美的享受,因此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应该发现其中的韵味,而不是夸大其辞的提取和附加道德上的意义。历来的解经者往往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在解经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

4、地就把属于儒家道义的内容添加在诗经上,而方玉润却是从文学的角度追求诗经创作的言外之意和着眼于民间歌谣特征的理解,带给阅读者的不是陈词滥调的王化教义,而是一种审美的享受。这看似寻常的语言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的,从研究的视角来讲是颇为独特的。方玉润不仅在赏析诗歌,探索源流,评点眉批等方面每多机趣、独具慧眼,而且在论诗歌创作方法上亦颇精到,创作方法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了文学的创作方式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但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对此关注的是相对较少的,对诗经创作方式的探索也往往停留在赋、比、兴的层面,主要说明在诗经的篇章中哪句为兴哪句为比,朱熹的《诗集传》就是采用这种说经的模式,此种方式流于

5、简,而方玉润在阐述诗经创作方式的过程中,并不是停留在比、兴的层面,而是深入到诗歌创作模式的内部,去探究其内部的规律,如《陟111古》:“人子行役,登高念亲,人情之常,若从正面写人之所以念亲,纵千言万语,岂能道得意尽,诗妙从对面设想,思亲所以念人之心,与临行勖己之言,则笔愈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犹是令羁旅人望白云而起相思之念,况当日远离父母者乎。”虽然在方玉润的诗经批评中也有从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借用抽象的总体感觉或象喻式的描绘来品评诗文,但是这其中却透露出了知性的分析方式,开启了对传统诗文创作批评“泛而不附,缠而不切”风气的反叛,开始了文学批评由笼统模糊的整体考察向作品构成要素的分

6、析批评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代批评的意味,而且方玉润运用这种批评对诗经进行研究,无疑向诗经的传统经学研究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其二,着眼于整个篇章严谨完整的结构来分析诗歌,并给诗歌建构了完整的意义体系,方玉润在《诗经原始卷首上》中指出f今之经文,多分章离句,不相连属,在明者固可会而贯通,在初学者,殊难缀而成韵,解之者又往往泥于字句间,以至全诗首尾不能想贯,无怪说诗经者难于解颐也。”所谓“分章离句,不相连属”是指繁琐的章句之学说,《诗经》一句之下有大量注解,疏笺过分重视字句的训诂,考证,以至肢解了诗经的整体性。方玉润以为这种说诗方法使解经者往往只注意到了某字某句,而忽略了从作品整体涵义和氛围中揭示

7、作诗大旨,对于初学者,甚至连诗的音韵节奏都很难把握,因而在他的诗经研究过程中,大胆地选择了自己的说诗体例:先让诗首二字为题,并总括全诗大旨为立一序,使读者一览而得作诗大意,次录本诗,不用赋、比、兴使全诗联属一气,而章法,段法又分疏明白。诗后总论做诗大旨,论断于小序集传之间,其余诸家或提及之。末乃集释名物,标明音韵,把一首诗的全篇连属在一起,意味着把每首诗看成一个精心结构的有机艺术整体,认为是不可分割,然后在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