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

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

ID:51477900

大小:129.5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3-25

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_第1页
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_第2页
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_第3页
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_第4页
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在本册中包含的内容有:1、轴对称2、旋转3、欣赏与设计二、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要求(1)用折纸等方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

2、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在探索、实践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3、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4、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三、新旧教材的对比1、拓展轴对称的内涵,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具有的特征。2、本单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充分显示

3、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谛。3、通过大量的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例如,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1、二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对称,会画一些简单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2、二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些简单图形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五、编排形式、内容

4、及知识点例1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性质、轴对称例2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轴对称图形例3进一步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旋转例4运用旋转的特点和性质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欣赏设计通过欣赏,加深对图形变换的特征和方法的理解,并在设计中应用。六、教材建议与畅想本单元建议4课时左右轴对称的教学1、迁移旧知,孕复新知通过书中给出的6幅图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观察一下这些图案的特点,并且画出他们的对称轴。重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阐明为什么这样画对称轴?从而知晓学生对对称轴含义的理解即:使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2、要重视学生判断的理由,逐步概括出“

5、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这一特征。例1轴对称的性质(1)分别观察方格纸上松树和小草,有什么特点?得出“松树”是轴对称图形,两朵“小花”也是轴对称图形。再从整体认识轴对称,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还可以是两个图形。这样把一个图形的一半拓展到两个图形,拓展了轴对称的认识。这种判断,既需观察,更需想象,理由是沿“松树”的对称轴对折,两朵“小花”也完全重合。为了更加直观,教师可让学生折一下。(2)概括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本例题的落脚点。这个时候学生的认识都是感性的、零碎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流畅的沟通,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6、。例如:当学生谈到A和A′或B和B′的重合关系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告知学生,轴对称图形中完全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再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最后教师概括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使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3、充分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放手实践,拓展轴对称图形特性质的应用范围。例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1)“怎样画得又对又快?”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己尝试一下画出轴对成图形的另一半,再交流画的策略。最后归纳出画的步骤和方法:

7、先画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重点指导如何选关键的对称点。(2)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想像,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我们将做一做的难点分解一下,并将此操作在全班尝试,为今后的练习奠定基础。我的做法:剪一剪:同学们,你们会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又快又好的制作小礼物吗?①你的纸只能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图案,再剪下来,试一试。请制作完的贴在黑板上。②你的纸只能对折两次,画上一个图案,再剪下来,会是什么图案呢?试一试。请制作完的贴在黑板上。③如果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案,剪出的是什么图案呢?请学生汇报。你们对比一下有什么发现?(3)拓展延伸:欣赏感受轴对称图形

8、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主题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