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

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

ID:51486047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_第1页
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_第2页
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_第3页
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_第4页
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评报告表(张丽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评报告表(张丽娥)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学形式讲读教师张丽娥单位田家炳小学课题名称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绘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可以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注重朗读的指导,利用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二、三自然段的写作

2、方法。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导情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吗?2、简介庐山: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四季风景如画,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3、谈话导入 :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景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板书:3、庐山的云雾)4、齐读课题。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你想知道些什么?6、梳理问题:(1)掌握哪些生字词?(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可以分为几段?8、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些什么?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

3、加字不掉字。②划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用工具书,加以理解。   二、互动学习                          (二)初读感知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2、引导分析记忆字形:幻、添3、理解词语:秀丽、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1、现在我们已扫除了文章障碍,要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以往同学们是怎样做的呢?2、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明白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小组长分配好任务)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全班讨论,给课文分段。三、延展学习 (四)小结课文1、现在请同学

4、们回想本节课自己学会了些什么?2、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会的知识编1—2题练习考考你的同学。3、组织交流,评价作业。4、同学们的练习编得很好,老师也编了题,请同学们作答。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变化速度非常快,没有规律。(       )(2)形容形状非常多。(       )5、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很好、很认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望保持。1.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导情激趣,引入课文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来到了庐山游览,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很神秘,那变幻无常的云雾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那么庐山的云

5、雾到底神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齐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3、梳理问题: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也很好,这节课我们重点完成:(1)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庐山的云雾的?4、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想一想你能读懂什么,从哪些段中读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    二、互动学习(二)精读感悟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2)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

6、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尤其”-----什么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打比方)(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

7、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9)讨论学法:画中心句——找特点——再现想——质疑。3、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4、小组汇报交流、评价。重点是通过汇报交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板书:瞬息万变)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流连忘返)(三)理解课文,领会主旨6、配

8、乐朗读全文。7、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8、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三、延展学习  (四)总结课文1、回顾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