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ID:51520126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2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1页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2页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3页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4页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洞口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南省邵阳向瑞英【摘要】目的对利巴韦林静脉注射及口鼻喷雾两种方式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将1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进行利巴韦林喷雾治疗,B组进行利巴韦林注射治疗;C组为对照组,除基础性综合治疗外不进行其他抗病毒治疗。结果6h利巴韦林注射方式退烧速度快,12h.24h、36h、48h利巴韦林注射及口鼻喷雾组患儿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V0.05);利巴韦林注射及口鼻喷雾组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V0.05);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

2、明显高于利巴韦林注射及口鼻喷雾组;实验室检查各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利巴韦林注射及喷雾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利巴韦林喷雾在非严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下值得推广。【关键词】利巴韦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群体,也是小儿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常发病于冬春季节。相关研究表明有70-80%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2]。而由病毒引发的小儿上呼吸道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变化快,热势重等特点,主要侵袭患儿的鼻咽、扁桃体等部位,同时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⑵。因此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就非常具有临床意义,我院儿科门诊对2011年11月-20

3、12年4月的1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利巴韦林注射及喷雾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4月的1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男102例,女78例,男女比例1.31:lo患者年龄3月-8岁,平均年龄6.4岁。入院体温均≥38°C,WBC<10×109/L,CRP&e;10mg/Lo治疗前排除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经历。180例患儿均无下呼吸道感染、无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细菌感染。1.2方法全部患儿均采取基础性综合治疗,包括止咳及对症治疗,对有细菌感染的患儿进行适度抗菌治

4、疗。随机将1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三组,每组60例。经统计分析,三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温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儿在基础性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利巴韦林喷雾治疗(商品名称:信韦林,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49),每次剂量0.5mg,第lh喷4次,每次鼻咽部各喷两下,而后每2h喷1次,每次鼻咽部各喷两下,疗程3-5d;B组在基础性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利巴韦林注射治疗(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066),方法为每H1次0.5g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3

5、0-60滴/min);C组为对照组,除基础性综合治疗外不进行其他抗病毒治疗,疗程3~5do1.3疗效标准退烧效果:(1)完全退烧:体温恢复正常范围,不高于37.5°C;(2)显效:由基值体温下降≥1.0°C;(3)有效:1.0°C≥由基值体温下降≥0.5°C;无效:体温下降&e;0.5°C或体温升高。临床症状:(1)痊愈: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完全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的评分不变;(3)有效:临床症状评分下降>1;(4)临床症状未出现好转甚至加重。同时进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映记录。1.4统计方法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

6、计,计数结果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χ2检验,其他指标率变化采用组件t检验。2结果2.1给药后发热情况三组治疗后体温下降情况如图1所示,B组在给药后的6小时起体温下降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2h>24h、36h、48h的B组及A组患儿体温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的72h的患儿体温明显低于C组(P<0.05)o图1各组退热情况2.2治疗有效率比较表1各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A组39(65.00)18(30.00)3(5.00)95.00B组

7、43(71.67)16(26.67)1(1.67)98.33C组27(45.00)19(31.67)14(23.33)76.67如表1所示,A组显效率与B组差异不显著(PV0.05),但是明显高于C组(P<0.01);有效率三组差异不明显(P>0.05);B组无效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极显著(P<0.01)o2.3不良反应治疗72h后各组不良反应情人如表2所示,三组在头晕、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患儿表现的食欲不振以及不良反应总数明显高于A组及B组(PV0.05)。2.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8、检查表明治疗后Id及2d后,3组间血常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o中性粒细胞检查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