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

ID:51620021

大小:32.3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4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1页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2页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3页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4页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字母代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工整地把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写在田字格中(4分)  相形见拙根深蒂故龙yín凤哕言不由zhōng2.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

2、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典范,代表)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植被:指胡髭)  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惘然:失望)  D.他(它)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荫庇:比喻保护照顾)3.5月25日,省长李鸿忠专程到医院看望因医药短缺转移到我省治疗的许孝芹时,饱含深情地对他说:“非常时期,你要谅解;到了湖北,一切都好了。”(2分) 李省长的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第二层是。4.按要求默写(6分)(1)零落成泥碾作尘,。(2)不畏浮云遮望眼,。(3)《论语十

3、则》中的一句和《鱼我所欲也》中的一句,都揭示了在危难时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这一观点。(4)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休息日的决议,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请写出两句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5.以“走进小说人物”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正在学校开展,请你按照活动计划完成下列学习内容(6分)(1)阅读原著,按序号填写相关内容(4分)   人 物    主要性格特点    相关故事情节   孙悟空  a     三打白骨精   武 松  b       C   保 

4、尔坚韧不拔永不言败  d(2)归纳探究(2分)  上表中人物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是:。二、阅读与欣赏(44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一)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2分)7.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

5、”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二)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B.不以疾也(快)  C.从流飘荡(顺、随)D.负势竞上(势

7、力)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0.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

8、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4分)(三)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