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的历史.pptx

圆周率的历史.pptx

ID:51739743

大小:2.0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2-29

圆周率的历史.pptx_第1页
圆周率的历史.pptx_第2页
圆周率的历史.pptx_第3页
圆周率的历史.pptx_第4页
圆周率的历史.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周率的历史.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周率的历史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和圆周率有一定的联系,金字塔底面周长和高度之比约等于6.28,即圆周率的两倍。约产于公元前1900年的一块古巴比伦石匾上清楚地记载着圆周率=3.125。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表明圆周率约等于3.1605。公元前800年古印度宗教巨著《百道梵书》显示了圆周率约等于3.139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力学之父。与高斯、牛顿并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家。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100年后......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

2、,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成书于公元1世纪。两部著作中均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200年后......刘徽:(约225年—约295年),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时期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公元263年,刘徽在其代表作《九章算术注》中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圆周率=3.14。但他认为还不够精确,于是他算到3072边形,得圆周率=3.1416。此时他已经超越

3、了阿基米德。后人为了纪念刘徽的贡献,将3.1416称为“徽率”。又过了200年......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刘徽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将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第7位,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全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直到1573年,德国数学家鄂图才算得与祖冲之计算相似的值,时间相距一千多年,所以世上把圆周率称为“祖率”。祖冲之还得出了圆周率分数形式的近似值:15世纪初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求得圆周率

4、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德国数学家鲁道夫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点后35位,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命名为“鲁道夫数”。1630年,德国数学家伯根创造了利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最高记录—39位小数1699年,英国数学家夏普求至71位小数。1706年,英国数学家梅钦求至100位小数。1844年,德国数学家达泽求至200位小数。1947年,美国数学家佛格森求至710位小数。1949年,美国数学家伦奇与史密斯合作求至1120位,创造利用“解析法”求圆周率值的最高记录。随着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人

5、们借助计算机算得了10万位小数的圆周率。70年代算到了150万位,90年代初算到了4.8亿位。2019年3月14日,圆周率已算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π”在希腊字母中排行第十六,也是希腊语“周长”的第一个字母。1706年英国数学家威廉·琼斯最先使用“π”来表示圆周率,1737年,瑞士数学家欧拉也开始用“π”表示圆周率。从此,“π”便成了圆周率的代名词。说说你的感受圆周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求出它尽量准确的近似值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为此,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古今中外一代代的数学家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

6、心血。圆周率的计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标志着技术和算法的革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