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doc

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doc

ID:51808211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doc_第1页
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doc_第2页
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doc_第3页
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摘要】艺术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开启有效课堂的“钥匙”。方法可为:发现法、比较法、设问法、故事法、类推法,听歌法、直接法,迟到法。【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心理特点【中图分类号J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3089(2013)09-0143-01一堂课的教学是由若干教学环节所构成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环节都具有相应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启发心智,美化心灵。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的艺术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的质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

2、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我们也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艺术的课堂导入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也像拉开了沉沉的大幕,让学生一眼便看到了精美的布景。它起到联系师生情感,打开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重要作用,是开启课堂教学的“钥匙”。想上好一堂数学课,有一个好的开头是很关键的。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心得与体会,现将数学授课的一些导入方法,与同彳亍商榷。1.发现法它是根据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和对周围事物易作直觉思维的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如,学习“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时,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室的墙壁、天

3、花板、桌面、地面等之间的关系,积极发现。或通过习题错解,讣学生找到错误,引入课题。学生心理上有了成就感,使后面学习有抖擞的精神。2.比较法3•设问法它是根据中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刚上课时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引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如,学习“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应用”时,先提问同角三角函数的八个基本关系式以及各个关系式的变形式,知道学生熟练记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后,学习它在求值、化简、三角恒等式证明的应用顺其自然。4.故事法它是根据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新课引入时就以有趣故事开头的一种方法。如,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时”时,就给学生讲

4、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把1到100的整数全部加起来。其他同学都拿起笔来一个一个地加,高斯却坐在那一动也不动。老师走到跟前问他为什么不做,他却立即报出了答案:5050o他的做法是:把1和100相加得101,2和99相加也是101,3和97相加还是101;如此下去,共有50个101。因此,得数为101X50二5050。老师感慨地说“他已经超过我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了。”从而引出“倒序相加法”,学生很容易接受。4.类推法它是利用学生已有的某种知识,一上课就由这种知识类似地推出另一种知识的方法。如,学习“等比数列”时,先让学生回忆学习“等差数列”的方法,再引入等比数列

5、,学生容易理解。5.听歌法它是根据屮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有兴趣的特点,“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旋律优美,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令人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若将它运用于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饱含兴趣地接受新知识。6.直接法它是上课伊始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学习“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时,先把公式与法则的内容先后板书在黑板上,不要求学生根据导数定义推导这些公式和法则,只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它们求简单的导数即可。&迟到法它是通过向迟到的学生提问,复习旧知,或引入新课或点评作业等

6、的一种方法。采用记者采访式的问答或在黑板上板书等形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上授课的导入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新概念学习课用发现法、比较法、设问法、故事法、类推法,迟到法。新定理学习课用设问法、听歌法、直接法,习题课及复习课用比较法、直接法等。但根据学生的情况,可灵活变更授课的开头方法,像习题课及复习课有时也可用发现法、研究法、设问法等。综上所述,导入艺术犹如乐曲的引力,戏曲的序幕,是开启有效课堂的“钥匙”。当然,教无定法,课堂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所谓最好的模式,完全耍根据教学的氛I韦I,对象,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同一个课题也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入。教学之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导入

7、的艺术,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达到最好的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