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地产泡沫.docx

日本房地产泡沫.docx

ID:51840033

大小:20.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日本房地产泡沫.docx_第1页
日本房地产泡沫.docx_第2页
日本房地产泡沫.docx_第3页
日本房地产泡沫.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日本房地产泡沫.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我们回过头来,冷眼相看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银行盲目放贷热钱大炒地产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人把它称为“高度成长期”。经过战后20多年的复兴,日本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索尼、松下、丰田等一批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创造后,由内向型企业转变为外向型企业,并逐渐发展成跨国集团。进入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出口大增,尤其是汽车、家电行业成了日本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并因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走私货如“808”双卡收录机也在中国市场泛滥,甚至中国的城市家庭中,几乎家家户户

2、都有了日本的TDK录音带。为了遏制日本的贸易顺差,在美国的主导下,西方五国1985年制定了《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兑美元汇率在一年间从240:1飙升至120:1。为减少出口损失,日本资本开始纷纷转入国内市场。而日本政府为了支持企业维持高出口额,大幅降低利息,扩大对企业的贷款,结果造成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已于2001年同住友银行合并(成为三井住友银行)的日本樱花银行前总裁横田昭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回忆道,当时由于日本的产品大量出口,企业挣得的外汇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银行。银行收到这么多存款后开始犯傻:该怎么办?于

3、是,放贷成为日本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樱花银行从董事到各支店的员工,每人都有放贷指标。最多时,一个普通员工每个月的放贷指标高达2亿日元。结果,那些背负指标的银行职员如同做传销一般,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下手。只要你有工作(哪怕是临时工)、有住址,都可以轻易地获得贷款。如果你有房子或土地作担保,那么贷款的金额都可以超过百亿日元。于是,东京湾海底的无名地块,也被人当作了向银行贷款的担保。更离奇的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银座五丁目的警察岗亭,也被16人当作私产抵押,在银行申请到了共计630亿日元的贷款。以一曲《北国之春》唱红日本列岛的千

4、昌夫,当时正是红得发紫的歌手。第一家银行找到他时,建议他投资夏威夷的五星级酒店:“日本人成群结队地跑到夏威夷去举行婚礼,在那里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绝对有必要,而且一定能够赚钱。”千昌夫困惑地说:“我没有东西可以担保。”银行说:“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担保。”结果,先后共有五家银行向千昌夫放贷。他在夏威夷不仅投资了酒店,还投资了高尔夫球场,五家银行贷给他的总金额达到2700亿日元。“那时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有人对日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三菱地所的社长开玩笑说:什么时候把纽约的洛克菲勒大楼买下来吧,那可是美国最高的大楼

5、呀。一年后,三菱地所果然宣布花2000亿日元收购了洛克菲勒大楼,并在大楼的最高处插上了日本国旗。”采访过这一收购案的日本《每日新闻》记者中村芳平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觉到困惑,“日本人真的发疯了。”来自银行的大量贷款很快流入房地产市场,最有代表性的是银座的地价,在1987年一年中涨了40%。同一年,东京的房价也涨了53%。那些埋头上班的公司职员们生怕房价不断涨上去,忙着向银行贷款买房子。而房地产开发商更是组织一帮无业人员扮成购房者深夜排队,由此煽起了浩浩荡荡的全民购房之势。4年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银座地价暴跌六成,原先1

6、亿日元的房子跌至4500万日元。高高兴兴搬入新家没多少日子的白领们,一夜之间变成了“房奴”。美国人也最终从三菱地所手中买回了洛克菲勒大楼,并让“日本小子”(美国人如此称呼三菱地所)净亏了近1000亿日元。圈地开店八佰伴破产在泡沫没有破裂时,几乎所有人都坚信,东京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中心,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机构前来建立分支机构,因此其商业地产会越来越吃香。而在土地资源奇缺的东京,拥有土地就意味着拥有未来。和田一夫当时就是这样认为的。八佰伴集团创始于1928年,刚开始是伊豆半岛热海的一家蔬菜店。和田一夫从父亲手中接过这

7、家蔬菜店后,引进了美国的超市模式,从上世纪70年代起把八佰伴发展成为一家连锁超市公司。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八佰伴已经把超市开到了南美和新加坡。在泡沫经济的漩涡中,八佰伴做了一件一般人眼中的“正常事”:圈地开店。当时,八佰伴的经营业态已经从一般的超市,发展到了大型购物中心。在地价天天上涨的情况下,“圈地开店”不仅可以保证地价与房价的同步升值,而且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公司的业绩。八佰伴的雄心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多家银行跟着八佰伴一路投钱。和田一夫更是在1990年把八佰伴的总部从日本迁到香港,让这家以蔬菜摊起家的日本公司一下子拥有

8、了“国际巨头”的良好感觉。在其最兴旺的时期,八佰伴的海内外店铺总数达到400家,在上海浦东也开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公司“上海第一八佰伴”。当时头脑发热的不仅是八佰伴,还有“大荣”等超市集团。日本的商业企业,几乎在这一时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大力发展商业地产。结果,泡沫经济崩溃后,银行顿时变脸逼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