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

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

ID:5185562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5

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_第1页
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_第2页
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_第3页
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_第4页
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8~2012年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涟水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采集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检测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及其他肠道病毒。结果涟水县2008~2012年报告手足口病8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5.45/10万,无死亡病例。4~6月份为发病高峰(61.50%),5岁及以下儿童(97.50%),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病(99.38%)。患儿中EV71病毒阳性率29.11%,CoxA1640.51%,其他肠道病毒30.38%。结论涟水县手足口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夏季为高发季节,普通患儿和重症患儿均以CoxA16

2、病毒检出率最高,应给予高度关注。关键词: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原;流行病学手足口病(HFMD)为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表明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解涟水县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本文分析了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资料来源于涟水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8~2012年数据库。61.2方法采集部分病例粪便、肛拭子等标本,送到市疾控中心,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

3、执行。1.3聚集性疫情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7]标准:1w时间内内,同幼儿园或学校等单位发生手足口病例≥5例、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手足口病例≥2例、同一自然村发生手足口病例≥3例、同一家庭发生手足口病例≥2例。1.4分析方法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利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结果2.1发病概况涟水县2008~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800例,发病数分别为55例、225例、111例、191例、218例,发病率在5.15~25.02/10万,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无死亡病例。2.2地区分布病例分布在全县32个乡镇(办事处)

4、,病例数主要集中在人流密集且流动较多的地区,位居前4位的乡村分别是:涟城镇(133例)、高沟镇(59例)、保滩镇(49例)、梁岔镇(47例),占总病例数的36%。2.3时间分布6从时间分布分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1~6月份呈上升趋势,4~6月份为发病高峰,计492例(61.5%)。7~12月份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2.4人群分布男性病例546例,女性病例254例。男女比(2.15VS1.00),≤1.5岁发病计780例(97.5%)。均为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发病,散居儿童发病最多,为717例(89.63%),其次为幼托儿童,发病78例(9.75%),第三位学

5、生发病5例(0.62%)。2.5聚集性疫情情况4年来,无聚集性疫情报告。2.6病例病原学分布2008~2012年共采集了79份病例标本,EV71病毒阳性23例,阳性率为29.11%,CoxA16病毒阳性32例,阳性率为40.5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4例,阳性率为30.38%。2.7重症病例2008~2010年共计报告3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3讨论手足口病为全球性传染性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儿童,临床主要症状小疱诊或红色丘疹,多发生于患儿口腔内、手、足、臀部等部位。该病首次报道见于1957年新西兰,最早检测到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型,美国于1972年首次确诊

6、EV71病原体,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流行病学检测发生EV71与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6EV71的流行逐渐波及到亚太地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能够诱发脑炎、心肌炎、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及循环障碍以等多种疾病,该病传播迅速,致死率极高[1]。我国上海1981年首次发现该病,之后北京、天津、河北等十几个省市相继均有报导[2,3]。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国家相应预防控制政策陆续制定,相关管理日趋规范国。涟水县在2008年5月2日前,因手足口病尚未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因而未报告相关病例,2008年发病率也较低,

7、2010年后手足口病发病报告数持续大幅上升,数据分析显示已排列于居丙类传染病首位,和该病全国流行趋势基本一致。监测结果显示涟水县4年来,手足口病患者总的病原学以CoxA16病毒检出率最高。但在2012年监测,EV71感染占主导地位,构成比为42.31%(11/26),EV71感染患儿发生重症和死亡病例多,因此要指导家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诊,加强对对EV71感染患儿的监护,特别是对于病情严重患儿,应要求其到定点医院接受规范诊疗,以防止发生重症以及死亡病例的发生[4]。6涟水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6月份,在10月份左右还有一个小峰,与陈立新等人调查分析结果有

8、所不同[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