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

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

ID:51917265

大小:9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9

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_第4页
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五下教材(一、三单元)教学建议和教材分析空间与图形内容分布: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长方体和正方体、综合应用“粉刷围墙”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教学内容•轴对称•旋转•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进行图案设计二、教学FI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概念的理解以往的屮小学数学课程,在平血几何和立体几何屮,-•般只会讨论图形的对称性。图形的平移变

2、换和旋转变换,是在解析集合的坐标变换屮讨论的。而在过去•段时期内,坐标变换乂被作为较高要求略去不讲。所以有关平面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成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盲点。因此尽管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不要求从比较严格的几何变换定义出发來研究变换的性质,但为搞好这部分的内容的教学,教师有必要透彻地理解图形变换的有关概念。通俗的讲,所谓平移就是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距离;所谓旋转就是将…个图形饶•个顶点转动…定的角度。这样描述,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对教师来说是绝对不够的。请看…个案例:在•堂教学“平移和旋转”的课上,老师创设了…个玩游乐场的情境。半讨论到摩天轮的运动吋,起初同学们都

3、认为是旋转。不料…位学生执著地要求发言,说:“我坐过摩天轮,我坐在上面始终是头朝上、脚朝下,所以我认为是平移,不是旋转。大家…时楞住了,教师的应变对策是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下热闹了,有的同意,认为人的方向没变;有的反对,理由是人在转圈。直到下课都没搞清楚是平移,是旋转,还是两者都不是。课后,听课的教师也议论纷纷,多数认为坐在摩天轮上的人与座舱的运动不是平移,也有少数人认为是平移。由此可见,教师自身搞清楚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全等变换(合同变换、保距变换)1、平移。如果原图形中任意…个点到新图形中相对应点的连线,方向相同,长度相等,这样的全等变换称为平移变换,简称平移。也就是说,

4、平移的基木特征是:图形移动前后“每…点与它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互相平行(或者重合),并且相等”。显然,确定平移变换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平移的性质•形状、大小不变。连接备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旋转。如果新图形中的每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个点绕着个固定点(叫做旋转小心)转动相等角度得到的,这样的全等变换称为旋转变换,简称旋转。旋转的基本特征:图形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屮心的距离相等,并且各组对应点与旋转屮心连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的角度二确定旋转变换需要三个要索: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I旋转:•形状、大小不变。❖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

5、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轴对称的两种情况如果-个图形沿-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把…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了讨论的方便,区分为两种。我认为,区分平移与旋转还冇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平移绘育线运动,旋转是曲线运动。三、具体编排: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例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另一半(例2)旋转旋转的性质(例3)根据要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例4)欣赏设计课时安排:■轴对称1课时■旋转■欣赏设计■数学游戏1〜2课时1课时1课时四、教学中需要注意

6、的问题(…)教材编排与教学素材选择上呈现以下特点:■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注重与联系牛活实际,数学美的渗透。刚匕教学1、返朴——尊重教材、凸现数学化。2、空间——想象、探究的空间。3、操作——加强感性积累,丰富表象。4、内化——形成足够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二)注意的问题:1、对素材作适度的调整:单一到多元(丰富一些)2、教材第8页1、练习的跨度太大,第2题的要求是否过高了?3、教材第8页2、对学牛来说,是否可以定位在•次对称为生,二次对称作为拓展?4、添加练习:如一张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对折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挖去一个圆形,再展开正方形纸片

7、,得到下图中()。(填上序号。)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内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表面积计算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O9d9do二、教学戸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lm3、ldm3>lcm3以及IL、lml的实际意义。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