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

ID:51982186

大小:3.51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26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_第1页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_第2页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_第3页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_第4页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场中的应用刘文彬一、微生态应用基础1动物肠道保护性微生物菌群的获得3保护新生动物R.Fuller19892.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是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的生理性平衡。宿主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部位,微生态平衡各具特征,甚至差异巨大。消化道微生态:消化道内菌群大约有500种,总数在1014,总重量达到1.27KG,厌氧菌约占99%。其中乳杆菌是猪肠道的最优势菌群,其次是拟杆菌、消

2、化球菌、厌氧弯曲杆菌、真杆菌、螺旋体、双歧杆菌、粪链球菌、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动物一生中,随年龄增长,生理机能在变化,各生态区的生态平衡,也在有规律的调整。幼龄、成年、老龄动物均存在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动物处在发情、妊娠、哺乳、分娩、断奶及饲养管理更换等条件下,也伴随着正常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上的改变。3.微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影响微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环境、宿主与微生物三个方面。空气污浊、气候突变、饲料与饮水的变质、污染等外部因素。免疫减弱和免疫抑制时,导致微生态失调。宿主的生理机能如胃酸分泌、胆汁分泌、

3、肠蠕动异常,也导致微生态失调。抗生素是引发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宿主失去菌群屏障,失去生物拮抗作用,内源性条件致病菌和外源性致病菌大量繁殖。4.微生态失调的类形菌群失调:一度失调是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的变化,没有临床表现。二度失调由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动,在临床有慢性病表现。三度失调临床表现为急性症状,引发二重感染。定位转移:病原微生物开始出现定位转移。(定位转移是指微生物群离开其原籍,游动到其他部位或环境且能定植下来,在一个生态区域内,有外籍菌定植,就意味着生态失调。)血行感染:血

4、行感染既是原籍菌易位传播的一种途径,又是一种易位感染。血行感染分为菌血症和脓毒败血症。易位病灶:正常微生物群因其他诱因所致,在远隔的脏器或组织形成病灶,例如脑、肝、肾、腹腔、盆腔等的脓肿。5.益生菌作用机制作用机制提供营养物质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环境拮抗作用粘附抗性生物耗氧调节免疫系统功能降低pH值7二、养殖场常见问题及微生态的应用微生态能给养殖户带来什么?1.微生态是否有效?微生态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足够的活菌数到达肠道。菌种特点:饲料加工,胃肠道破坏(耐温性;耐酸性;耐胆盐;萌发率等)。生产工艺:液体深

5、层发酵(杂菌率低)。科学使用:足量连续添加幼龄动物,饲养环境较差的养殖场,食物结构调整期,治病恢复期,应激状态期。方式作用目的使用效果足剂量、不连续促生长有效果、但等停用后消失低剂量、连续促生长无外观效果,但整体生产成绩稳定,无改善足剂量、连续(差产品)促生长无显著外观效果,但整体生产成绩稳定或有一定改善足剂量、连续(优质产品)促生长有显著外观效果,整体生产成绩稳定且有一定改善2.饲料霉变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总结报告备注:AFB1黄曲霉毒素B1ZON玉米赤酶烯酮DON

6、呕吐毒素FUMB1烟曲霉毒素B1OTA赭曲霉毒素A破坏肠道粘膜动物摄入含黄曲霉毒素B的食物后,约有50%黄曲霉毒素B在十二指肠被吸收,未被吸收的黄曲霉毒素B进入后肠,若肠道黏膜受损,则病原微生物较易定植,且因形态结构的损伤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可能受限,致使进入后肠的营养物质增多,造成微生物发酵异常。降低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雷晓娅等(2011)结果发现,自然霉变玉米可损伤仔猪空肠形态结构,提高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和乳酸杆菌数,改变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而影响仔猪健康。霉菌毒素的危害:项目(µm)对照

7、组霉变玉米组采食量配对组对照组PK霉变玉米组霉变玉米组PK采食量配对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322.74±19.82334.97±20.05294.86±17.27NSNS隐窝深度311.29±18.74310.49±21.76322.70±27.79NSNS绒毛高度/隐窝深度1.05±0.091.11±0.120.94±0.10NSNS空肠绒毛高度339.76±5.05306.45±14.91357.55±2.42NSS隐窝深度242.23±18.71293.19±18.01229.38±8.38NSS绒毛

8、高度/隐窝深度1.45±0.141.06±0.081.57±0.06SS霉变玉米对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陈代文等,2011项目对照芽孢杆菌(15亿)混合菌绒毛高度(µm)500b580a548ab隐窝深度(µm)145144134绒毛高度/隐窝深度3.45b4.03a4.09a益生菌对断奶后两周末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肠粘膜发育,修复粘膜受损,保持肠道菌群平衡,维护动物健康。蒋宗勇等(2004)3.便秘和腹泻(1)母猪便秘: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