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

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

ID:52121803

大小:10.0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4-01

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_第1页
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_第2页
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_第3页
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_第4页
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QC成果提高高纯钒合格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高纯钒合格率汇报提纲一.小组概况二.选择课题三.现状调查四.目标设定五.原因分析六.要因确认七.制定对策八.对策实施九.检查效果十.总结打算一、小组概况小组概况小组名称五氧化二钒作业区第七QC小组成立时间2002.12注册编号PHwf07受TQC教育情况(X)72学时活动次数7天/次活动时间2011.08~2012.01课题名称提高高纯钒合格率课题类型现场型小组成员名单姓名性别学历岗位小组职务小组分工出勤率(%)侯海军男本科技术员组长组织协调100冯林女本科工程师副组长组织协调100李大标男本科

2、作业长推进实施技术指导100赵映平男大专班长组员实施100赵刚男大专操作工组员实施100田磊男大专操作工组员实施100黄华军男大专操作工组员实施100张健男大专操作工组员实施100阶段序号活动步骤活动要求计划进度(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P1选择课题上级方针目标、现场问题等,课题明确,选题理由充分2分析现状有事实、数据、图表3设定目标目标与课题对应、量化,有依据4分析原因对应问题或课题准确运用图表工具5找出要因准确运用图表工具,以数据和事实证实要因6制定对策按5W1H制表,分目标量化D7执

3、行对策有事实、数据、图表,对应对策表分目标对比C8检查效果有前后数据图表对比,经济效益计算有依据A9巩固措施及标准化将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有关文件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本次小组活动体会,提出新课题,并有期望目标值巩固期2011年11月~2012年1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计划表二、选择课题用户要求市场需求存在问题课题选定随着市场对钒产品要求的持续升温,用户对高纯五氧化二钒的纯度和杂质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用户要求Si≤0.01%,S≤0.01%,Cr≤0.01%,Fe≤0.015%提高高纯钒合格率1、高纯五

4、氧化二钒中V2O5含量波动较大,99.26%~99.72%。2、杂质含量居高不下特别是Si含量波动较大,平均为0.033%,影响高纯钒合格率的进一步提高。五氧化二钒广泛应用与冶金、化工行业。近年来,针对钒催化剂、高科技产品(如航空、航天,钒电池行业)的不断进步,高纯度的五氧化二钒更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对于高纯钒杂质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指标如钠硅铁硫等均要求≤0.02%。三、现状调查2011年2-7月高纯V2O5中Si含量月统计图3.1高纯钒成分统计2011年2~7月高纯钒合格率波动曲线月份2

5、34567平均Si,%0.0470.0310.0140.0320.0360.0380.033月份234567平均合格率,%75.381.785.680.779.682.780.933.22011年2~7月高纯钒合格率三、现状调查表1影响高纯钒质量的因素分类统计3.3影响因素分析序号因 素频数(次)占百分比(%)累积百分率(%)1除杂效果不佳7035.9035.902APV质量不稳定5528.2064.103过程控制难度大3015.3879.484设备故障频繁157.6987.175责任心不强105.

6、1392.306其 它157.69100三、现状调查3.2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因素为:除杂质效果不佳和APV质量不稳定N=195四、目标的设定及可行性分析1、小组对高纯钒中杂质含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质量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如右图所示2、通过对高纯钒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11年4月高纯钒合格率达到85.8%,通过改进除杂效果和APV质量可以解决80%,故80.93%+80.93%×64.1%×80%=85.08%,可见85%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高纯钒合格率≥85%目标值可行性分析五、原因分析六、要因

7、确认1.抽滤效果不佳跟踪结果显示,抽滤过程不稳定,抽滤后溶液有浑浊现象,如右图。主要原因样本123456时间,h/m30.370.260.350.230.520.44Si,%0.070.020.060.040.040.05从抽查结果分析,抽滤不稳定,溶液中Si含量波动也较大。净化前抽滤后因素抽滤效果不佳确认时间8月5日~8月9日确认人侯海军赵映平确认方法现场跟踪确认标准抽滤后净化液澄清透明,无明显机械杂质,Si≤0.04%六、要因确认2.除杂温度控制不够小组成员对除杂温度进行了过程跟踪,数据如下:非

8、要因样本12345678910温度,℃88869190888986929189除杂加热使用蒸汽能将净化液加热至90℃以上,除杂温度控制满足生产技术要求。因素除杂温度控制不够确认时间8月11日~8月12日确认人侯海军李大标确认方法现场跟踪标准除杂温度控制≥85℃六、要因确认3.净化液冷却不到位非要因样本123456平均净化液温度,℃23.624.623.824.923.724.324.2跟踪抽查结果显示,净化液抽滤温度均能控制在30℃以下,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因素净化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