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

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

ID:5215225

大小:14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06

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_第1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_第2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_第3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_第4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阳七小校志之教研教改科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四章教学研究与改革、教育科研第一节教学研究1960年建校后不久,学校各学科即成立了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主要解决语文、数学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文革”时期,教师多忙于搞政治运动或带领学生劳动,很少开展教研活动,由于当时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所以,有限的教研活动主要用于帮助这部分教师解决问题。1977年后,教研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各年级的语文、数学学科恢复了教研组活动,但教研内容基本停留在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层次上。1983年秋,学校制定了教研制度,规定了教研时间,把教研内容拓展到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同年7月,五年级语文教研组获

2、市先进教研组称号。1986年后,教学教研内容进一步扩大,制定学期计划,研究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教学大纲都成了教学研究内容,学校数学语文教研组于1986年,1988年,1990年,1991年分获市先进教研组称号。1994年撤地设市后,在改进和保留原教研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专题研究和优质课竞赛。1995年秋宛城区开始开展“课堂教学系列研究”活动,进行维格训练。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系列研究,从备课研究开始,到上课的导课设计、教材分析与处理、课堂训练、板书设计、结为艺术研究,历时5年多。撰写论文近600篇,获区级优秀论文83篇,获科研

3、成果16人次。学校每学期开展优质课竞赛,评出校级优质课84节,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出一批教学新秀。1998年,学校贯彻落实教研室制定的《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展对大纲和教材的研究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备课活动,举办优质教案展。并把课外活动和活动课研究及教具、学具、电脑器材、仪器或图表制作和使用纳入教研内容,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收集教改信息,撰写教改论文和经验材料,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年底,教研室结合“教材处理与研究活动”的优秀案例结集出版成书,白振杰、张国成、万晓艳等教师的案例设计被选编入书。1999年,开展“

4、怎样评价一堂课”活动,要求教师少讲精讲,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突出重难点、突出精讲巧练,以学生自学为主,使之乐学善思。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常规和“课堂训练”专题研究,经过“学习理论、典型引路、课堂实践”三个环节,落实“一步到位”,收到良好效果。2000年,启动课堂教学系列研究----“板书设计”的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每位教师执教一节公开课,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同时学校还进行了“主体教育”及“情景教学”两种模式教学的学习、研究、借鉴。同年,在平顶山举行的省数学年会上刘欣老师的一节示范课《一根铁丝折奇趣》获得好评。学校的的《读

5、写结合》作文教学经验在南阳影剧院举办的全市口语交际研究会上交流。2001年,学校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完善教研组制度,进行常规课、优质课、示范课的研究,要求教研组把好公开观摩课的关口。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20多篇在市区论文评比中得奖。2002年9月,作为省首批新课改实验区,学校开始实施新课改。全体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分析课堂现状,提高教学实效。学校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提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青年教师进行业务研

6、修。学校改革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学校还根据教研室计划确定了重点教研活动“三定”“四课”评比。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由周梅校长牵头,教导处具体组织,带领教师学习了备课要求和评课方法、原则,然后,分学科进行比赛,提高了教师素质,推动了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实施。当年学校的教学研究成果显著。5月,学校转困生经验获得2002年度市级推荐交流一等奖。2003年,学校开始推行“三维度教学”,把开设课程、校本教研、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学校各年级组以“怎样上好一堂课”为切入点,调动学生

7、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落实到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积极性高涨,创新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同年,学校顺利通过了“首届市示范性学校”验收。2004年春,学校开始进行“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实验。至2004年11月,学校加大教研力度,注重教法学法、教学模式的探索,对课程改革的做法进行,总结、反思,编印成《课改案例反思精选》、《课改沙龙》、《优秀教案集锦》、《探索反思提升》等系列丛书。开发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集锦》,极大地推动了校本教研的进程。2005年,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更注重切合教学

8、实际,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年级组为单位,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有力的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11月,省教育厅新课改阶段性成果展示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