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拉大锯》).doc

大班音乐游戏:《拉大锯》).doc

ID:52158024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3

大班音乐游戏:《拉大锯》).doc_第1页
大班音乐游戏:《拉大锯》).doc_第2页
大班音乐游戏:《拉大锯》).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班音乐游戏:《拉大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班音乐游戏:《拉大锯》设计意图: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而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民间游戏注入儿歌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拉大锯》篇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拉大锯》这一音乐活动。在幼儿园研究民间音乐的背景下,在活动中我们选用的音乐和游戏都是具有民间特色的,所以在活动内容的选材上我们将大班的《三轮车》的音乐和童谣《拉大锯》重新组合而成,组合后的内容更加适合本班幼

2、儿。活动目标:  1、在学会两人律动“拉大锯”和迁移“击鼓传花”游戏经验的基础上,学习随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2、尝试通过追逐变化游戏角色进行下一轮游戏。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游戏分解音乐、游戏完整音乐、红花、小猫头饰。2、幼儿已回唱新版本的《拉大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结伴一边念儿歌一边玩游戏《拉大锯》。  二、幼儿围坐成圆圈,跟随音乐节奏玩游戏《拉大锯》。  1、倾听《拉大锯》音乐,。  2、结伴跟随音乐玩游戏,练习转身找到小猫。  三、学习游戏《猫捉老鼠》。  1、迁移击鼓传花的游戏经验,讨论猫捉老鼠

3、的游戏方法。 (1)分解讨论、练习找到老鼠、老鼠逃跑及猫捉老鼠的方法。  指导语:小老鼠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玩传花的游戏,音乐停止时,小花在谁的手上,谁就是小老鼠。我们来试一试。 (2)指导语:谁是老鼠啊?小猫要来捉老鼠了,小老鼠会怎么样呢?小老鼠在哪里跑?跑回到哪里?小猫从哪里开始追?我要来捉老鼠了,“喵”。 (3)指导语:我没有捉到老鼠,还做小猫,你们给我加油!我站到圆圈中间,这样把老鼠看得更清楚(练习传花,捉老鼠,老师捉到老鼠)我捉到老鼠喽,可以去看戏啦,那现在谁做小猫啦?小猫要站在中间。(再练习一次)2、结合童谣和击鼓传花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指

4、导语:现在我们要把童谣和猫捉老鼠的游戏连起来玩一遍,小猫在中间要和我们一起做动作哦!小猫要把老鼠看仔细,快快的把它抓住。  四、完整游戏2-3遍。1、梳理游戏规则,幼儿跟音乐完整游戏《拉大锯》。2、交换伙伴再次进行游戏。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玩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启发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4、幼儿跟音乐完整游戏。五、拓展游戏经验,进一步激发游戏兴趣。 活动反思:1、选材的创新,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在幼儿园研究民间音乐的背景下,在活动中我们选用的音乐和游戏都是具有民间特色的,所以在活动内容的选材上我们将大班的《三轮车》的音乐和童谣《拉大锯》组合而成,组合后的内

5、容更加适合幼儿。  2、设计巧妙,游戏规则随情节发展幼儿自发讨论。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游戏规则随情节发展让幼儿自己讨论,遇到的问题也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活动建议: 这节课不足的是在念诵时的老师和幼儿的艺术性不够,声音不够清脆。我反思后觉得如果进行两遍完整念诵,第一遍解决幼儿对儿歌内容的掌握;第二遍让幼儿关注教师念诵时声音的音色变化,让幼儿知道在念儿歌时可以尝试用清脆、甜美的声音来念儿歌,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幼儿完全掌握游戏的玩法时,也要让幼儿能够注意倾听音乐,让幼儿能够随音乐游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