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

【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

ID:52190269

大小:1.66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4-02

【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_第1页
【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_第2页
【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_第3页
【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_第4页
【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师导学】2014高考物理一轮 第2章 章末总结提高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总结 提高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其研究方法贯穿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本章的重点是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问题、共点力的合成问题、物体的平衡问题.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又是高考的重点、热点.1.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力的合成法和分解法,同时也要注意以下方法的灵活运用.(1)整体法和隔离法:把发生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当作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方法称为整体法;而把系统中某个物体或某几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方

2、法称为隔离法.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常用的方法,要灵活选择.(2)正交分解法:把物体受到的外力沿正交的x轴和y轴方向进行分解,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在x、y轴方向上的合外力均为零,表达式为:Fx合=0,Fy合=0.(3)矢量三角形法:若三个不平行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三力矢量平移组成的图形必定为一封闭的三角形.(4)三力汇交原理: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定共点.(5)相似三角形法:对于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来说,这三个力可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我们可运用数学

3、中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求解,如正弦、余弦定理.有时还可以利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与物体所在空间构成的几何三角形的相似来求解.(6)图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三力平衡或力的分解、合成中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判断因第三个力的变化而引起两个力的大小变化的情况,以及另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引起第三个力的变化的情况.(7)假设法(或极限法):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出现临界现象(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不出现变化)时采用,即把某个没有给定数值的力推向极端(极大或极小)来分析,从而得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结果.*1.

4、(2012山东)如图所示,两相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A.Ff变小B.Ff不变C.FN变小D.FN变大BD2.(2011海南)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

5、.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A【解析】斜劈和物块都平衡.对斜劈和物块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选A.3.(2011年广东)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B.F3>F1>F2C.F2>F3>F1D.F3>F2>F1B【解析】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F1、F2的合力与F3等大反向,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F1、F2的合力(如图),由几何知识可知B正确.B5.(2012全国新课标)如图,一小球放置

6、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B6.(2011安徽)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A【解析】由于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

7、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B、D错误.摩擦力由mgsinθ增大到(F+mg)sinθ,C错误.7.(2012浙江)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8、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竖直向上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A【解析】选斜面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