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

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

ID:52213264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英语论文对英语教学中间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罗新云(扬州市东关小学,江苏扬州225001)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和探讨了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情境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3-0091-01目前小学英语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案例1: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下同)6AUnitlPublicsigns第

2、一课时语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语篇中岀现的三个公共标志Danger、Keepo幵thegrass、Bequiet的意思z掌握关于公共标志的知识。在读后环节,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一些其它的公共标志。T:Let'slearnmoreaboutpublicsigns.Look!What'sthis?PPT呈现一幅小河图片,河面上有一个Nofishing的公共标志,Ss:It'sapublicsign.T:Whatdoesthissignmean?Ss:Itmeans"Nofishing".T:Yes.Howaboutthiso

3、ne?Whatdoesitmean?Ss:...接着PPT继续呈现了Noswimming/Norunning/Noclimbing/Nopets等6个公共标志,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句子仍然是Whatsthis?Whatdoesthissignmean?分析: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读后环节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检测学生对语篇的把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从这一目标出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虽创设了一组逼真而又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但由于整个环节话语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的提问也只是What'sthis

4、?Whatdoesthissignmean?这些浅显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没有能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低估了学生已有的水平,不能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加大的发挥和提高,也使得这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二)问题情境的创设片面追求趣味性,忽视交际的真实性案例2:这是一位年轻教师的汇报课,教学内容是4AUnit7Atasnackbaro本节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主要单词是pie,hamburger,chips等表示食品的单词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FdIike…,在教授完新知识后,教师

5、将事先剪好的食品类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创设了一个snackbar的情境,然后请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他学生扮演顾客购物。SI:Hello!S2:Hello!SI:Whatwouldyoulike?(售货员指着黑板上〃快餐店〃的图片)S2:Tdlikesomejuice.SI:Hereyouare.Byebye.S2:Byebye.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授课教师创设了snackbar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购物〃运用所学语言。这个情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氛围也失分活跃,但由于创设的情境不够真实,与现实生活相违背。在整个〃

6、购物〃过程中/学生练习的句子较单一/对于Howmuchisit/arethey?Thankyou.等购物时必须用到的句子用得很少,有的孩子几乎忙于〃购物"直接将图片从黑板上拿下来就走,这样的情境缺乏交际的真实性,容易导致学生课堂上所学的语言与实际运用相脱节,不利于他们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二、小学英语问题情境创设的改进措施(-)巧妙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案例4:这是一节区级竞赛课,教学内容是6AUnit5Onthefarm第一课时,本节课涉及到过去式,学生第一次接触该语法现象。一位老师让学生对过去式进行初步感知之后/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W

7、earegoingtotalkaboutlifeinthepast.Now,let'slookatthecastle.(PPT呈现一个城堡的图片)Doyouhaveanyquestionsaboutthelifethen?让学生猜过去的生活。学生顺着这个情境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Howdidtheycook?Howdidtheyhaveabath?分析:设疑、猜想能使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激起思维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创设城堡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提问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笔者发现对于这些问题的提出

8、,其他同学给出的答案进一步激发了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二)整体把握,创设问题情境案例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