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

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

ID:52243055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_第1页
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_第2页
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_第3页
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_第4页
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愉来《声音的特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声音的特性》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第2节作者姓名:曾愉来工作单位:广州市美华中学8【课题、课时】《平面镜成像》(1课时)【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的前认知水平: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已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基本概念的不足和探究方法缺乏,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2、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3、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受其本身的年龄特征影响,对新事物仍然持有很高的兴

2、趣,动手操作欲望较强,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让学生知道人的听觉范围和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和丰富多彩,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精神;(3)通过对声音特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3、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8【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听、看、想、做等活动,来感知声音的特性。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基于此,结合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本节课在探究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合适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帮助学生归纳、理解,使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既发挥自主性又避免盲目性。对概念理解和辨析采用实验和多媒体结合的手段。此外,学生可通过讨论、阅读、实验等手

4、段来主动学习,体验过程,解决基本问题,并能简单应用。在此过程中,以知识为载体、以探究为主线,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用具】器材:吉他、鼓、泡沫、音叉、水、水槽、铁架台、细线、乒乓球等多媒体资源:Powerpoint软件、Kmplayer播放器、虚拟示波器软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8【教学流程图】播放音乐,了解音色显示对比波形图,进一步理解音色现场欣赏乐器演奏,了解响度和音调探究响度和音调的影响因素总结获取的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识拓展,运用超声波和次声波知识正确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8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多媒体应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音色教师

5、问:这段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频学生答:先是小提琴,然后是古筝。以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创设课堂情景,使学生不仅感受到声音的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归纳: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特性是不同的,物理上把这种声音的特性称为音色。演示:把音叉、吉他发出声音的信号输入示波器,将波形图显示出来。问:1.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是否相同?2.音色与乐器的什么有关?利用虚拟示波器软件展示波形图学生:观察波形图并对比。答:音叉和吉他由于材料和结构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利用动态的波形图,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探究实验音调和响度师:用琵琶、二胡、直笛各

6、自演奏一段乐曲,请其他同学们观察演奏者表演时双手的变化。问:1.三位同学演奏的乐曲除音色之外,还有那些声音的特性是不同的?2.这些声音的特性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答:响度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调可能与手指拨动琴弦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通过学生现场感受,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8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媒体应用设计意图探究实验音调和响度教师提供盛水的水槽、乒乓球、泡沫、涂改液等材料。问:如何将音叉、琴弦的振动显示出来?并将设想付诸实施幻灯片展示探究各个环节生:纷纷利用桌面上器材动手实验:1.利

7、用音叉触击水面,激出水花;2.利用乒乓球接触振动的音叉被“嘭嘭”弹起;3.利用泡沫撒在鼓面上,击鼓后被弹起;4.在琴弦上涂白色涂改液,可见度高。利用转换法放大实验现象,突破不易观察琴弦振动快慢这一难点,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利用手边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的探究活动,适时给以点拨、指导。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探究过程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