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

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

ID:5224930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_第1页
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_第2页
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_第3页
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_第4页
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影教学设计(叶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背景(2)识记基础字词,并理解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3)把握事件的六要素,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4)根据事件情节,体会人间伟大而真挚的父子情。(5)体会关键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及其蕴含的感情。(6)品味、体会朴实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7)学习在平时的叙述、抒情中蕴含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2、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采用教师设计问题,学生紧紧围绕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文章的叙事思路,及其具体内容。(2)通过学生欣赏配乐朗读,学

2、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体会文章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的特点,品味、感受伟大而浓浓的父爱。(3)通过教师的重点研读,体会文章中具体描写的重要意义,并学习具体描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深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家人,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二、教学重点1、重点研读父亲买橘子的段落,分析对父亲细腻的描写,以体会浓浓的父爱。2、揣摩作者的心里感受及其变化,体会其中的父子情。3、学习文章的严谨、精巧的构思。三、教学难点1、理解其中关键语句

3、的含义,品味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浓浓的父子深情。四、教学方法有感情的朗读法合作探究法重点研读法五、教具多媒体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课题导入,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2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其中的父子深情。3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二、教学过程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让学生谈谈歌曲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诸如:父亲默默的操劳,默默地关心我们的情景,真正意识到父亲平凡而伟大的爱等等),今天就让

4、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作者、体裁)。(一)、作者介绍和作品背景介绍(1)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代表作品集有诗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等。(2)、作品背景:文章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1947年朱自清谈写作动机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唯独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亦。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带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

5、影中所叙述的那件事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不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多媒体出示视频,学生欣赏,之后学生自读。2学生注意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并理解它的意思。                       差使  交卸  簌簌  踌躇  迂腐  栅栏  颓唐 不能自已  举著琐屑 蹒跚  情郁于中 妥帖 狼藉  赋闲3、观看视频后,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2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主题?3我与父亲是在什么背景下见面的?明确:1交代了两年前作者奔丧

6、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2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和自己深深的自责。表达了浓浓的父爱。   3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父子两年不曾相见4合作探究,讨论问题1、文章几次谈到背影?背影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点标注,有关背影描写的同桌交流,并理解其感情。)明确:四次写到背影(板书)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难忘背影,写出怀念之情。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写出作者深深的感动

7、。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时的背影。惜别背影,写出依依惜别之情。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的黑布马褂的背影”,再现背影,写出怀念之情,呼应开头,照应全篇。2、再送行中父亲为我做了那几件事?其中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明确:1自送我,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上火车,检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坊,为我买橘2学生自由发言,大多学生会选父亲买橘子这件事。(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段,为下节课做铺垫。)教师总结:本节课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使学生对文章的内

8、容、结构进行梳理,进一步理解父亲的爱子深情,把握文章的思路。 (2)指明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3、研读第六段教师语:上节课,我们共同提炼了父亲在送行中为我做的一些小事,大家都认为父亲买橘子这件事最为感人,其实,在文中这一段写的也最为详细,然而,作为一个父亲,为孩子临行前,买几个橘子,应该说是很普通的事情,我想,大家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可朱自清所写的这一幕,为什么如此感人呢?其中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指明谈谈)明确:作者运用了细致、生动的描写。那么,都是有哪几种描写呢?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