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pdf

《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pdf

ID:52253517

大小:341.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5

《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pdf_第1页
《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pdf_第2页
《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pdf_第3页
《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3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10第37卷第2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Science)Vo1-37No.2《周易》本体论中的和。谐精神龚培(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周易》哲学明确了中国哲学的根本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确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模式。《周易》哲学的和谐之道,是整个中华文明和谐理论的源泉母胎,沿着“道体”、“阴阳”、“三才”三个逻辑环节连续展开,完成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

2、,从而也就完成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论,即“道”与万物和谐;“阴阳”间同济和谐;“三才”天地人和谐,并贯穿在中华文明从科学到人文,从本体到现实的文化生活当中。[关键词]《周易》哲学;宇宙本体;和谐精神;阴阳之道;天地人和[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10)02一O115—04中国的理性哲学早在《易经》中就有萌芽。因六十四卦的卦象、卦位中展现了周易哲学本体论义理。体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相反相同的哲学世界观与和谐整体论。进至《易传》,就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

3、易传·系辞》),明确地肯定了中华民族理性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哲学命题。从此,整个中华文明就在阴阳哲学的思想天地内全面展开。正如老子所归纳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的本体论哲学正好就是沿着“道体”(万物同道)、“二元”(阴阳同济)、“三才”(天地人和)展开的,完成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从而也就完成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论,即“道”与万物和谐、“阴阳”同济和谐、“三才”天地人和谐,并贯穿于中华文明从科学到人文,从本体到现实的思想和生活当中。一、道体和谐:“万物一道”的本体论《周易》

4、认为,“道”是终极本体。“道”作为宇宙本体与万物相和谐。“道”开生出“阴阳”;“阴阳”同一于“道”。阴阳二极协和同济、相生互动、对立统一、求同存异、整体和谐的归宿就是“道”。“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f1]。“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命题,其阴阳哲学,不仅讲求阴阳二极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更讲求二极的和谐与超越。这个超越万事万物的和气、决定着万事万物的本原就是道。1.有无同道。“道”是整个宇宙的终极本体,流行在万事万物当中,决定着万事万物的生发和运动,但道本身是抽象无形的,《周易·

5、系辞》中明确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也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这都是非常精到的哲学命题。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说,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天地万物的始基,天地万物来源于它又归宿于它,道本身是抽象无形的,是超越阴阳的,任何有限有形的东西都不能作为其他有限有形事物的来源;在道的决定下,任何有形有限的事物都是器物,是道的载体和产物也是道的具体表现。这是非常精辟的哲学理论,整个人类哲学都是

6、把这个哲学思维作为核心的。例如德国古典哲学就是这样,黑格尔哲学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统一”,就是以形而上的宇宙本体作为哲学的逻辑开端。《周易》中的“形而上学”一语就是用来指称哲学也用来指现在语境中的宇宙本体。老子用所谓的“玄之又玄”来表达本质规定现象的形而上性。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人都用“玄学”来指称“哲学”。“无”,用来指称天地和万物的本原,因而也就是宇宙的本体,“道”是不能用任何名称来指代的,因为概念名称本身就是有限有形的,为了表述方便,只好强以为之“道”;相对应地,“有”,就

7、是万事万物的总称,因为任何有限有形的、客观实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存在”、实在,故而名之为“有”。“无”和“有”,虽然性质不同名[收稿日期】2009—09—21[作者简介]龚培(1976一),男,湖南常德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讲师。116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称也不同,但是都是从“道”那里来,都是道的产物。对此,朱伯岜先生总结说:“孔(颖达)疏认为,易理包括有和无两个方面。‘无’指道的领域,道是无形的,所以为‘无’。有指‘器’的领域,器是有形有象的

8、,所以称为‘有’。此是以道器范畴易理之有和无。还认为道为体,器为用。”嘲。2.万物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刚好相反相成、互相诠释,成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阐释。阴阳哲学中的“道”,就这样成为了老子思想、道家哲学的宇宙本体,也是孔子仁学、儒家理论的终极依据。后来孑L子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就根源在这里。对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命题,《易传》表达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老子表达为:“万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