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

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

ID:52253787

大小:364.7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892-2013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220B4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892—2013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Technologyspecificationonpreventionandtreatmentofducktembusudiseaseinlargescaleduckfarm2013-05-10发布2013-06-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892—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tembusuvirusdisease)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tembusuvi

2、rus)引起的一种鸭的急性传染病,除鸭外,鹅和鸡也可感染。主要引起种鸭、蛋鸭产蛋大幅下降,肉鸭、育成鸭发生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传播迅速,蔓延范围广,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预防、控制和消灭鸭坦布苏病毒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有关兽医防疫标准而制定。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并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瑞宏、张丹俊、潘孝成、戴银、胡晓苗、侯宏艳、周学利、刘慧

3、芳、沈学怀、朱传民、夏生林、伋兆法、汲方嵘。IDB34/T1892—2013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疫情处理、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业部2010年第7号令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

4、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鸭坦布苏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的一个成员。主要引起产蛋鸭卵巢出血和产蛋下降。4诊断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或分子生物学试验。4.1流行特点主要危害蛋鸭、种鸭。受感染鸭群里的鸭只几乎均可发病,死亡率为5%~30%不等。4.2临床症状以产蛋鸭突发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为特点,即:鸭群发病后1~2周内,采食量下降30%以上,产蛋率由80%以上下降至10%~30%甚至10%以下,严重者停产,产蛋率

5、平均下降为50%~60%。随后,产蛋率可逐渐回升,从发病至产蛋率恢复到高峰,约需30~50天。病鸭发热,精神欠佳,草绿色下痢,站立不稳,双腿瘫痪、向后或侧面伸展。1DB34/T1892—20134.3病理变化4.3.1剖检病变病变主要见于卵巢,表现为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变性、变形,卵泡膜充血、出血,子宫及输卵管粘膜未见异常,部分病例可见卵黄性腹膜炎。4.3.2组织学病变卵泡变性出血、卵泡闭锁和破裂,脑组织损伤,表现为脑膜水肿、血管充血,皮质层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软化坏死,部分发病鸭还可能出现肝脏变性或坏死,胆汁淤滞、胆管扩张,血

6、管周围浸润炎性细胞;心肌纤维坏死或钙化,炎症细胞浸润;脾脏淋巴细胞坏死、数量减少,伴有异嗜性粒细胞浸润,且血管扩张充血,肺出血,并有嗜异性粒细胞浸润。4.4实验室诊断4.4.1病原分离鉴定4.4.1.1鸭胚选择选SPF鸭群(或健康无病鸭群)的新鲜受精蛋。鸭胚对坦布苏病毒应无免疫力,因其抗体可由母鸭经卵黄传给胚胎。一般选白壳蛋,以便照蛋时易于观察。4.4.1.2病料的处理和接种采集发病鸭或死后数小时内鸭的卵巢、心血、肝脏或脑组织,将所采集的病变组织器官在研钵中剪切成小块,研磨至乳状再加少量灭菌PBS稀释,分装入冻存管,反复冻融3次,用0.22u

7、m一次性滤器过滤除菌(在研磨、离心取上液等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4.4.1.3鸭胚接种将接种物注射进鸭胚尿囊腔,每个胚注射0.2~0.5ml,用熔化的石蜡封闭小孔,置孵育箱中继续孵育。每天照蛋1~2次,24小时内死亡鸭胚舍去。4.4.1.4尿囊液收集收获接种后36~72h死亡的鸭胚尿囊液,冷冻保存。4.4.1.5产蛋鸭接种取产蛋鸭20只,分为两组,每组10只,中和组经肌肉注射接种鸭胚尿囊液毒+鸭坦布苏病毒抗血清,对照组接种鸭胚尿囊液毒,接种剂量均为1ml/只。观察攻毒组和对照组鸭在接种后的采食、产蛋等变化。在接种后6d从攻毒组和对照组分别取

8、3只鸭扑杀,剖检并观察病变。4.4.1.6结果观察和判定接种后对照组产蛋鸭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中和组正常,剖检可见对照组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变性、变形,卵泡膜充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