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

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

ID:52314245

大小:1.2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04

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本10《劝学(节选)》课件2(苏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10劝学(节选)荀子(前325——前235)荀子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作孙卿。·荀子是著名教育家,是法家思想家韩非、李斯的先生。战国期末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其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宇宙观方面,荀子认

2、为天是无知无觉的,自然界的运行变化都有自己的规律,与人的祸福无关。人对自然界出现的某些现象,不应敬畏顺从,而应“制天命而用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自然界为人所控制利用;人应该主宰自然,而不是自然主宰人。在政治上,他主张“法后王”,“以近知远”;反对“法先王”。提倡重法礼、尚贤使能。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

3、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崐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伪,人为也。”生而有欲,争权夺利,人欲横流,辞让亡焉,人世大乱,因此荀子认为要——◎规之以礼,确定分界;◎绳之以法,匡正时弊;◎劝之以学,促成向善。《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三十二篇,开启了有标题的并且以此为中心论题的学术论文写作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古代论文的成熟。

4、《荀子》一书说理透彻,气势恢宏,语言质朴,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劝勉学习劝学劝学勉励人们要不停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句式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锋利的爪),(坚强的筋骨)理清全文思路学习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态度论证比喻第1段比喻五则第2段比喻五则第3段比喻十则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找出第一段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加工冷冻蓝青水冰胜于寒于直木轮木直金利輮砺绳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自己学习的意义在提高自己读第2段,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假舟楫绝江河跂而望登高博见登高招见者远顺风呼问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善假于物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达到目的学习第3段,讨论分析第3段的推理过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面设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对比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比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对比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不可以已坚持专一积累对比研究性探讨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

6、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学习做人)(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分析“至”和“致”有何区别?“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1句强调指出自身累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2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假舆

7、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关于设喻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2、设喻方式多样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正面设喻正反设喻反复设喻道理隐于比喻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设喻本文的设喻特点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提高自己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改变自己知明而行无过学习的意义(正

8、面设喻)解读文章土(积)山兴风雨水(积)渊生蛟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人见识广博积累一跃骐骥不能十步十驾驽马功在不舍舍之锲朽木不折不舍锲金石可镂学习人学有所成坚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正反对照反复设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