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xxn复习.ppt

克己复礼xxn复习.ppt

ID:52427351

大小:22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4-06

克己复礼xxn复习.ppt_第1页
克己复礼xxn复习.ppt_第2页
克己复礼xxn复习.ppt_第3页
克己复礼xxn复习.ppt_第4页
克己复礼xxn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克己复礼xxn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1)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先正名,理由是什么?请简述出来。(2分)(2)“君

2、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孔子怎样的为政思想?(3)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1)只有先正名,才能言顺,事成,礼乐兴,刑罚恰当,百姓安心做事。(2)体现孔子要君臣各守本分,要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为政思想。(3)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3、。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之。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1)这两则文字,孔子提出了“为孝”的哪两个主张?(2分)(2)从文中看,孔子认为宰我不仁的最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句回答)(1分)(3)宰我不守三年之丧应是“不孝”,孔子为什么指斥宰我是“不仁”?(3分)(4)对于守丧三年,孔子和

4、宰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结合这则文字,你认为宰我是怎样一个人?对于守丧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4分)(1)两个主张:①真正的孝是能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②守丧三年。(2)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3)孔子认为“孝弟是仁之本”。孔子认为“三年之丧”不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出于人伦之爱的情理。宰我不守三年之丧是“不孝”,实质上就是“不仁”。(4)宰我是一个好学深思、具有自己独立见解、敢于质疑的人。不赞成。因为真正的“孝”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人内心的永远怀念;再说尽孝道更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赞成。父母抚养子女付出的

5、何止是“三年之爱”,从怀胎,到哺育,再到求学,父母的付出可谓多矣,我们守丧三年的报恩完全应该;虽然人死无魂,但是我们只求安心。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有什么关系?请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①“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仁。“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②在孔子看来

6、,“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则是“礼”的基础。③“仁”的本质要通过“礼”来表现,二者紧密结合,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基本要求1.背诵12.1、3.1、16.2、13.3章。2.掌握“敏”、“希”、“阙如”、“奚”、“鲜”、“期”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归”、“目”、“事”、“诸”、“弟”、“女”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理解下列短语并能够默写: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名正言顺;犯上作乱。4.熟读课文,品味文段的语体和语气,关注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5.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发展要求1.明确礼与仁

7、、礼与孝的关系。2.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③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8、,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④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