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讲稿.ppt

机械通气讲稿.ppt

ID:52439522

大小:5.53 MB

页数:89页

时间:2020-04-06

机械通气讲稿.ppt_第1页
机械通气讲稿.ppt_第2页
机械通气讲稿.ppt_第3页
机械通气讲稿.ppt_第4页
机械通气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李灼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通气机,ventilator)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据美国呼吸病学会抽样统计,目前因呼吸机的普遍使用,使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约提高了50%)。机械通气的历史现代(20世纪50年代至今):50年代脊髓灰质炎大流行60年代定压、定容呼吸机问世70年代IMV,SIMV等模式开发80年代PSV模式及电子计算机90年代智能化通气及新的通气技术2000年保护性通气及肺损伤机械通气与生理呼吸的区别生理呼吸:吸气用力,胸廓内产生负压,

2、气体进入肺机械通气:呼吸机产生正压,依靠气道相对于肺内正压,气体进入肺,我们所用的呼吸机均为正压通气方式。呼吸机将整个胸廓密闭,头、颈部外漏于大气。呼吸机在胸廓产生负压,气体进入病人的肺,这种通气方式为负压通气技术,如铁肺等。呼吸机(respirator)的基本构造目的机械通气可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缓解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的负担),防止肺不张,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保驾,稳定胸壁。符合下述条件应实施机械通气: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恶化;意识障碍;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或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3、;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禁忌症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疱;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严重肺出血;缺血性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判断是否行机械通气除参考以上因素外,还应注意: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若使用常规治疗方法仍不能防止病情进行性发展,应及早上机;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撤机的可能性;社会和经济因素。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1.根据吸气向呼气的切换方式不同可分为“定容”型通气和

4、“定压”型通气2.根据开始吸气的机制分为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二、常见模式男,3岁,高热,频繁抽搐2天,意识不清半天入院,外院CSF:细胞数:95,LN:92%心电监护:SPO2:91%;HR150次/分;R13~35次/分,BP:143/89mmHgPE:神志不清,面色差,呼吸节律欠规则,瞳孔等大等圆1mm,对光反射不明显,颈稍亢,两肺可闻及喉鸣音及痰音,腹软,肝脾肋下无肿大,膝键反射亢进,巴氏征自发阳性血气分析PH7.29PO2:60mmHgPCO2:55mmHgBE:-5常规处理: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镇静,脱水

5、,补液支持,抗感染病人突然呼吸停止1.控制指令通气(CMV/IPPV)呼吸机完全控制了病人呼吸(包括所有通气参数);呼吸所作功全由呼吸机承担;本例吸气流速为方形波(流速恒定).无平台期;CMV多数需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1)容积控制通气(volumecontrolledventilation,VCV)概念: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呼比(I/E)和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来控制。调节参数:吸氧浓度(FiO2),VT,RR,I/E。特点:能保证潮气量的供给,完全替代自主呼吸,有利于呼吸肌休息;易发生人机对抗、

6、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不利于呼吸肌锻练。应用:中枢或外周驱动能力很差者。对心肺功能贮备较差者,可提供最大的呼吸支持,以减少氧耗量。如:躁动不安的ARDS患者、休克、急性肺水肿患者。需过度通气者:如闭合性颅脑损伤。VCV常用的吸气流速的波型流速流速Square:方波Decelerating:递减波Accelerating:递增波(少用)Sine:正弦波(少用)吸气呼气时间VCV的压力-时间曲线A至B点反映了吸气开始时所克服的系统内(呼吸机管道)所有阻力.B至C点(气道峰压=PIP)是气体流量打开肺泡前的压力(气道阶

7、段),C至D点压差由气管插管的内径所决定,内径越小压差越大(进入肺泡瞬间).D至E点即平台压是肺泡扩张的压力不大于30cmH2O.E点是呼气开始,呼气结束气道压力回复到基线压力的水平.病人仍处于昏迷当中突然出现面色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调高吸氧浓度至80%,氧饱和度85%(2)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ledventilation,PCV)概念:预置压力控制水平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后,呼吸机提供的气流很快使气道压达到预置水平,之后送气速度减慢以维持预置压力到吸气结束,呼气开始。调节参数:FiO2,

8、压力控制水平,RR,I/E。特点:吸气流速特点使峰压较低,能改善气体分布和V/Q,有利于气体交换。VT与预置压力水平和胸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有关,需不断调节压力控制水平,以保证适当水平的VT。应用:通气功能差,气道压较高的患者;用于ARDS有利于改善换气;新生儿,婴幼儿;补偿漏气。FlowPressureTiTeTiTePrinciplesofMechanicalVen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