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

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

ID:5245436

大小:4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06

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_第1页
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_第2页
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_第3页
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_第4页
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  1986年8月,在辽宁兴城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上,笔者以《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下称《倾向》)为题发言,指出“音乐分析学作为一种以研究音乐思维规律为目的的认识手段,在本世纪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的边缘学科”,并论述了当代音乐分析学的三个特征:第一,思维向横(结构)、纵(语义)、深(审美)i维发展;第二,视野向宏观和微观两极伸展;第三,方法由定性分析向量化、图表化、数理化扩展。如今,近三十年弹指过去,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新进展证明当年的观察结论是准确的,也具有前瞻性,但新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因此撰写此文再论。一、回顾最近几年,国内出现

2、了一些有关音乐分析学的探讨之声。对此,于润洋先生在2009年一次学术研讨会发言中发表了如下肯定意见:17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  1986年8月,在辽宁兴城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上,笔者以《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下称《倾向》)为题发言,指出“音乐分析学作为一种以研究音乐思维规律为目的的认识手段,在本世纪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的边缘学科”,并论述了当代音乐分析学的三个特征:第一,思维向横(结构)、纵(语义)、深(审美)i维发展;第二,视野向宏观和微观两极伸展;第三,方法由定性分析向量化、图表化、数理化扩展。如今,近三十年弹指过去,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新进展证明

3、当年的观察结论是准确的,也具有前瞻性,但新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因此撰写此文再论。一、回顾最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一些有关音乐分析学的探讨之声。对此,于润洋先生在2009年一次学术研讨会发言中发表了如下肯定意见:17从音乐研究到音乐研究学  1986年8月,在辽宁兴城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上,笔者以《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下称《倾向》)为题发言,指出“音乐分析学作为一种以研究音乐思维规律为目的的认识手段,在本世纪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的边缘学科”,并论述了当代音乐分析学的三个特征:第一,思维向横(结构)、纵(语义)、深(审美)i维发展;第二,视野向宏观和微观两极伸

4、展;第三,方法由定性分析向量化、图表化、数理化扩展。如今,近三十年弹指过去,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新进展证明当年的观察结论是准确的,也具有前瞻性,但新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因此撰写此文再论。一、回顾最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一些有关音乐分析学的探讨之声。对此,于润洋先生在2009年一次学术研讨会发言中发表了如下肯定意见:17“音乐分析学”这个术语的提出,或许会受到某些质疑,因此在此次会议的会标上被译成“AnJyucs”的这个词,大概在当今的音乐辞书中找不到,在西方的音乐理论界大概也还无人使用。但出于新的学科建设需要,提出这个词汇作为一个学科的称谓,我想也未尝不可,甚至无可厚非。何况诸如Aesthet

5、ics、Semiotics、Hermeneutics等等已被人们承认的词汇,不也是前人根据实际的需要陆续创造出来的吗?的确,笔者1986年暑期根据前一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首开“20世纪音乐分析方法”新课的讲义撰写《倾向》一文时,确实曾对题目踌躇过。最后决定用“当代音乐分析学”代替“20世纪音乐分析法”是出于两点考虑:其一,当代音乐分析已经超出曲式学和作品分析的范畴而成为一门具有多样化内容的边缘学科,有必要更名;其二,通过一轮讲课的实践,笔者体会到新分析学派的学科属性、目的、方法和应用方向已经不可能在一门课上并列地介绍,只有从更宏观的视角分类概括,将其整合为系统化的整体,才能有效地统观教学和

6、提高应用效力。这就必然走向音乐分析学研究。按照这个思路,笔者把论文的重点也放在从更高层次探讨音乐分析思维、视野和方法之间的关系上,企图以此为纲继续音乐分析学的研究。论文的宣讲引起了当时《音乐研究》执行编辑刘新芝的注意。她当场约稿,并嘱加写一个英文题目。这又费了一番思考。遍查当时能见到的英文文献目录,没有对等词,于是只能自己创造。“学”在英文中至少有两个名词后缀:“-ology”和“-tics”。前者指研究某种专门知识的学科,如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等;后者指研究某类专门技术的学科,如数学和物理学等。笔者选择了后者,译为“musical17analytics”,并确信英语读者看到这个词组无须

7、解释就会理解其所指不是“音乐分析”这件事,而是一门研究“如何进行音乐分析”的学问。当时笔者也犹豫过提出这个新概念会不会唐突,进一步思考之后认为应当自信。因为笔者的论文以中国学者的眼光观察西方当代音乐分析的“一般倾向”,并提出了纯属“学”层次的新理论框架——音乐分析的三维方向。有理论设想支撑,提出新概念是天然合理的。“兴城会议”之后,笔者随即出国研读,潜十年之功完成,后全力创办和主持《音乐中国》学报,矢志为中外音乐学术沟通架起一座桥梁,无暇顾及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