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doc

[精品]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doc

ID:52473133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精品]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doc_第1页
[精品]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doc_第2页
[精品]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耍通过应用和反思来理解所学知识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荷兰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可见,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之高和作用之大。反思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反思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愿“思”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屮来。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轻松的学习、大胆发言、主动思考、及时反思,在充满民

2、主和自由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能,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我让学生计算一下数学课本的周长,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很快就得出了结果,有的是把四条边加在一起,有的是把长加上宽的和乘以2,学生将这两种方法写在了黑板上。这时我让学生来分析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单,好多学生感觉差不多。于是我给出了一个长为51宽为49的长方形,让学生利用这两种方法求周长试一试,结果学生很明显看出第二种方法简便,由此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接着我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乘以2,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怎么求?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积极性很高,在掌握了长方形的公式后,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反思不用教师讲也可

3、得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二、指导方法,让学生会“思”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耍注重结果,还耍重视过程的探究,耍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和方法,通过反思来匸确地理解和全面地掌握知识。困此在教学时我们耍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在不断的强化中,促进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提高。1•导语反思,提纲挈领课本每个单元的开始都有一个导语,这是引导我们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引子,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纲领性耍求。让学生对于导语进行反思,其实就是让学生明确我们这一单元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准备,行动有目标。例如,教材中首先给出了2005年的年历,我让学生进行观察,有的学生不明白看什么,这时我给学生进行了简

4、单的提示:你看一下每月的天数,尤其是二月份,你会有什么发现?这时我乂给出了2008年的年历,让学生进行对比,你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这样的导语屮概括了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即大小月、闰年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观察的热情,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乂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学生通过反思,把握了本单元的基础内容,为具体学习做好了准备。2.出错反思,增强理解学牛:由于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或粗心大意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错误,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一种资源,只有我们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并引导学牛进行合理的反思,才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实现思维的

5、创新。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些错误,通过改错你有什么收获?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及时反思的意识,在巩固知识的同吋,加深了对小数乘除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教师要适吋放手,让学牛自己去发现、去反思,这样比老师发现错了就讲要强的多。三、积极评价,让学生乐“思”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乐于反思,体验反思的乐趣。因此当学生展示了反思的成果后,教师一定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反思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反思的动力,培养起反思的习惯。例如,让学生反思一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在学生完成后,一名学生进行了展

6、示。学生说完之后,我及吋的做出了评价:这位学生说得全面乂精彩,既把知识进行了概括,乂点明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吧。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对反思更有积极性,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吋,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牛感受到反思的作用,体验反思给我们带來的良好效果,从而培养起反思的习惯,使学生在愿思、会思、乐思屮收获成功。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反思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坚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反思中成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会因反思而精彩。(作者单位:江苏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