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动车组介绍材料.doc

中国标准动车组介绍材料.doc

ID:52475391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中国标准动车组介绍材料.doc_第1页
中国标准动车组介绍材料.doc_第2页
中国标准动车组介绍材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标准动车组介绍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标准动车组介绍材料技术创新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设计研制,遵循了安全可靠、简统化、系列化、经济性、节能环保等原则,在方便运用、环保、节能、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进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具有创新性、安全性、智能化、人性化、经济性等特点,实现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自主化,动车组整体性能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创新。中国标准动车组采用的标准涵盖了动车组基础通用、车体、走行装置、司机室布置及设备、牵引电气、制动及供风、列车网络标准、运用维修等10多个方面。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

2、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同时采用了一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中国标准动车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过程中,在运用安全、节能环保、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为了确保运行安全,中国标准动车组进一步增加了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措施:一是列车设计严格遵循安全标准,包括防火、防碰撞、动力学等方面,提高列车可靠性,具备失稳检测、烟火报警、轴温监控、受电弓视频监视等安全防护功能,安全防护设计更为完善。二是按照“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优化了智能化感知系统,能全面监测列车运行状况,实时感知

3、列车状态。列车出现异常时,可口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需求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为改善旅客乘车体验,中国标准动车组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进一步优化了旅客界面与司乘界面,在乘车空间、空调系统、行李架设置、车厢照明、无障碍设施等方面做了改善。车厢内二等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020mm.一等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160mm,设置不间断的旅客用220V电源插座。为适应节能环保要求,中国标准动车组整车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设计和车体平顺化设计,降低气动阻力,减少持续运行能量消耗,并统一零部件技术标准,实现各型号动车组相同零部件的互换使用,

4、有效降低运用、检修等寿命周期成本研制目的一是科研创新、技术攻关的需耍。加强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使中国高铁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统一标准,降低成本的需要。针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用维护上的统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适应环境,全面兼容的需要。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运用环境的需要,实现动车组技术的兼容性。这也是中国标准动车组世界上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实验验证2012年开始,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集合国内有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优势力量,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201

5、3年12月完成总体技术条件制定,2014年9月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6月完成两列动车组组装、调试并下线。中国标准动车组2015年6月1口下线,2015年7月,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试验基地,开展时速160公里及以下型式试验。同年9月至2016年5月,在大同至西安高铁原平至太原高速综合试验段,开展型式试验和运用考核。今年5月,在郑徐高铁开展运用考核。7月,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从时速200公里逐级提速至吋速420公里,并完成高速重联和交会试验。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我国

6、铁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已有2395余组,居世界首位,安全运行里程超过37.4亿公里。为适应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自主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