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

ID:52529492

大小:1.7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28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_第1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_第2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_第3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_第4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专题卷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一、单选题1.下列在生物体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染色体自由组合B.纺缍体的形成C.基因突变D.DNA含量【答案】D【解读】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错误;若该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则不会出现纺锤体,B错误;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而不是肯定会出现,C错误;细胞增殖过程中都有DNA的复制,DNA含量会发生变化,D正确。2.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B.图1中

2、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答案】A【解读】图2中a对应有丝分裂后期,图1中的A→B段处于有丝分裂间期,A项错误;图1中D→E段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含量在间期时已加倍,B项正确;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处于图1的C→D段,C项正确;1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细胞分裂过程不会出现染色体含量大于DNA的情况,D项正确。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3、)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合成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等相关酶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很少,而ADP的含量很多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合成多糖形成细胞壁【答案】C【解读】试卷分析:由于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蛋白质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他们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故A正确;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故B正确;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该过程消耗能

4、量,但细胞中ATP和ADP含量都很少,二者相互转化十分迅速,故C错误;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中会合成纤维素,进而形成细胞壁,故D正确。17/18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A.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均用到盐酸B.甜菜汁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代替材料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要染色D.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所用蔗糖浓液浓度越大效果越好【答案】A

5、【解读】试卷分析: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是解离液的组成成分,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的盐酸作用是可改变细胞通透性和使DNA与蛋白质分开,A项正确;甜菜汁中的糖是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B项错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线粒体需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C项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若过高,会造成植物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观察不到质壁分离后又复原的现象,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

6、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5.如图为高等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雌性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差异体现在④时期B.④时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套染色体一般是不相同的C.③时期可能出现交叉互换,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D.高等动物在不同时刻产生的配子,其细胞中的DNA一般是相同的【答案】C【解读】试卷分析:雌性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差异体现在③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

7、错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因此④时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套染色体一般是相同的,B错误;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出现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高等动物在不同时刻产生的配子,考虑到细胞质中的DNA,由于初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故得到的卵细胞中DNA含量可能不同,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6.下列属于“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操作是A.用层析液解离B.用清水洗去解离液C.用苏丹III染

8、色D.用50%的乙醇洗去浮色【答案】B【解读】层析液用于色素的分离,故A错;用清水洗去解离液,故B对;用苏丹III染色检测脂肪,故C错,用50%的乙醇洗去浮色,用于检测脂肪,故D错。【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7/187.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时从受精卵到桑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