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

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

ID:5261150

大小:8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7

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_第1页
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_第2页
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_第3页
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_第4页
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翟晓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成都翟晓周实话实说,对于诗歌教学与诗歌鉴赏,我也很迷茫,所以,与其说讲座,倒不如说是交流,或者借此机会,抛售给大家一些问题,引起各位的思考,一起来解决好诗歌教学和诗歌鉴赏的问题。首先要界定一下这里谈到的两概念,一个是诗歌教学:主要是高考专题复习前的课本诗歌的教学,诗歌鉴赏,是指考试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专题复习。(界定仅仅是便于讨论,并非学术上严谨的界定)一、诗歌鉴赏,想说爱你不容易。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令教师比较头疼的教学难题。说它重要,是因为中高考都要考,而且分值不算少,而且它作为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谁能从心底割舍?说她是难题,是因为其

2、实我们老师有好些在诗歌上的水平并不高,也缺乏一定的研究,这一块涉及的内容和知识很多,耗时耗力,结果往往不理想,2011-2014年四川高考,8分的诗歌鉴赏题,省平均分在1.6-3.6之间。最低得分率仅仅20%,最高的也就45%。我想说,诗歌鉴赏,想说爱你不容易!让人这样丢不得、伤不起、爱不来!二、诗歌鉴赏,把我困在网中央。1、教学与鉴赏分离。平常的诗歌教学缺乏高考意识,缺乏诗歌鉴赏的方法指引意识。教材学完,学生能背一些诗词,但是做不来诗歌鉴赏题,高三复习,重起炉灶,花大量时间讲诗歌鉴赏这个专题,从如何读懂诗歌到诗歌的相关知识到鉴赏方法到题型模式等等。2、诗歌教学的无序。高一伊始,没有对高

3、中三年的诗歌教学与复习做系统的安排,课本上有的,在平时教学中就仅仅完成教材内容,没有,则靠试卷评讲来体现对诗歌这一块的关注。所以,学生在平常诗歌教学的课堂上,收获不大,考试分数又上不去,对诗歌的兴趣就会降低,高三复习就自然慌乱。3、诗歌教学的无味在平常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情感储备上的不足,教师没有向学生展示鉴赏诗歌的一般过程——或者说是鉴赏诗歌的通用法则,教学流于表面,学生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美,不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也不能真正收获到诗歌鉴赏的津梁。课堂枯燥,教学无味。譬如:第13页共13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教师和教材的既定信息直接教授给学生,完全不顾学生主观学习能力的

4、培养。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从而使学生处于一个知识被动灌输的地位,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全得不到开发和培养。再如教学过程乏味,缺乏灵动。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用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来解析,那么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师所表达出来的教学情感,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再如教学形式单一,创新能力缺乏培养基础。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理论分析和进行板书(或者多媒体)来达到教学活动

5、的开展。而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激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诗歌教学中,从中感受诗歌之美,从思维层面获得诗歌阅读鉴赏的思维之路。4、诗歌鉴赏的低效。高三的复习,要么大而全,花大量时间,譬如一个月甚至更多,分别从诗歌的基本知识、分类、意象、意境、形象、专业术语、艺术手法、题型等方面讲习,甚至直接将各种术语、手法、题型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为了应付高考,各类卷纸,各类题目如潮水般向学生涌来,让学生不堪重负。要么就题讲题(包括高一高二的试题评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真正让学生习得诗歌鉴赏的方法,未能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思路

6、。结果费力不讨好,花了时间,学生做题还是懵懵懂懂,效率低下。第一学月考试试卷评讲,讲到诗歌鉴赏题,问学生初中学过诗歌鉴赏没有?有些学生说:“我们老师不讲,说中考就4分,讲要花很多时间。你们能得多少就多少。”我深知,学生的话不一定真实,但是这样的现象还是有的。我也曾看过高三老师的复习计划,跟踪听过高三老师的复习。也曾发现,有老师计划诗歌鉴赏一个月,面面俱到,无微不至,但是收效不大。5、不同语法的无从。诗歌鉴赏涉及的语法,主要是考题中用到的艺术技巧一类。我们在一些试题中,会遇到“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等容易混淆的术语,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存去解答,一比照参考

7、答案(或者说评分标准),结果不对。这是因为这些术语在不同的语法体系中分类不同让我们无所适从,或者说命题者本身(尤其是一些复习资料的编订者)在这一方面认知不准。……三、诗歌教学,破茧成蝶舞自美第13页共13页面对众多问题与困惑,我们想要挣扎,却发现很痛苦,好像被一层又一层的丝紧密包裹。我们能做的就是破茧成蝶,重新思考诗歌教学和诗歌鉴赏,构建科学的诗歌教学和诗歌鉴赏的系统,从而获得浴火之后的新生。我的思考、探索与做法:(一)、整合诗歌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