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结合.doc

矛和盾的结合.doc

ID:52714794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矛和盾的结合.doc_第1页
矛和盾的结合.doc_第2页
矛和盾的结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结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矛与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集中识字”与“随文释义”的方法,学习“矛、盾、持、般、蜗、坦”6个认读字;会写“矛、盾、集”3个字;能正确运用“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等词语。2.通过朗读、默读、合作交流等形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3.在整体把握、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重点句段,在理解、揣摩、内化和吸收中学习语言,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和品悟积累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品读1~4自然段,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能够学习课文有条理地复述发明的经过。一、谈话导入,认识“矛”与“盾”1、介绍“矛”和“盾”字形的特点及变化。认识矛、盾的作用。2、练习书写生字。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单元导读引入,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结合词、句,通过读拼音、看图、说话等手段反复认读生字,理解生字意思。3、我们请几个同学来给大家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借助板书上这几个词语来说

3、说过渡: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读1~4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三、深入品读1、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比较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对方的矛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小结: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对方的进攻比作了雨点。想象一下,是怎么样的雨点?板画:又大又密的雨点。指导朗读。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读书就要带着画面去读,才能真正

4、体会到句子描写的妙处!简单的几个词就生动地再现了发明家与朋友比赛的场面。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2、这时候,发明家产生了什么想法?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指导朗读。3、这样的盾可真是安全极了!可是,发明家又有了困惑,我们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4、发明家又有了自己的办法,是什么?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想想发明家的办法是什么?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出示: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

5、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就发明了坦克。谁再来给大家读读这个句子?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预设:为什么“矛”加引号?出示坦克图:谁能看着图给大家说说坦克上的“矛”在哪里?那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过渡:发明家就是这样把坦克制造出来了。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地给我们介绍发明的经过,非常有条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5、播放动画。出示提示。能够看着这些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是怎么发明的吗?想好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出示:起因比赛经过想又想结果发明坦克四人小组练习。四、设疑激趣,引发思考1、矛和盾是

6、古代就有的兵器,很早就在战场上使用了。而坦克,直到近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发明。他们前后相距了一千多年。你们有什么疑问吗?2、出示单元导读的话:小结:是啊,正如导读里说的,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带来什么结果呢?从中能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怎么样想问题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预习5、6自然段,思考发明家从发明坦克这件事情受到什么启发?2、抄写本课生字,积累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3、用自己的话向家长复述发明家发明坦克

7、的经过。板书设计:矛进攻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盾自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