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审案例(6)——新加坡审计事例.doc

我的内审案例(6)——新加坡审计事例.doc

ID:52718212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我的内审案例(6)——新加坡审计事例.doc_第1页
我的内审案例(6)——新加坡审计事例.doc_第2页
我的内审案例(6)——新加坡审计事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的内审案例(6)——新加坡审计事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亚太地区作审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各个主要国家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比如我在《我的内审案例(4)》里提到的一些国家的文化特征和公司治理。毕竟,作为审计师我每年都要在各个国家转上好几圈,每次审计都要呆上1-3个星期,这个和通过旅游获得的对当地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作为游客,你可能在日本呆了一个礼拜都可以不和当地人说一句话,社交圈子仅限于导游和团友,或者至多是和出租司机聊上两句,或者向路人问问路;但作为一名审计师,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和当地人沟通,工作的时候谈工作,工作之余聊各自国家的情况。所以每个国家去过多次之后,已经形成了对各个国家比较立体的认知。虽然这些

2、认知并不一定完全客观和正确,但仅仅作为国家之前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了。  经常有朋友问我最喜欢哪里,我给出的答案往往还是上海。上海有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任何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基础设施(高架和道路、公共交通、城市配套),还有便利的生活条件、较为高效的政府服务、宜廉宜奢的消费水平,还有最重要的充分的工作/创业机会。如果空气能再清洁一些,老百姓的言行举止能够再文明一步,那上海在大的方面几乎就没有缺点了。相比之下,各个西方主要国家在就业机会上都和上海差了很大一截。日本虽然干净整洁但让人看不到未来;澳洲除了自然环境之外很难找得到吸引人的地方;美国社会的分化也

3、已经超越了种族和肤色的范畴,而成为了一个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关键一点,在这些国家,中国人都无法融入主流人群。这就意味着在公司你无法晋升、遭遇法律问题很容易被歧视、无法得到国家政策的庇护……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无意让所有人都接受。如果有哪里冒犯到读者,还请见谅。但是,如果有人一定要让我选择一个喜欢的地方,那就是新加坡。  可以说在文化上,新加坡是最接近中国的一个外国国家。80%的居民是华人,书面中文全都是简体中文(难得啊),美食也接近中国。绝大多数中国人去新加坡自助游是没有任何困难的。新加坡是享誉全球的花园城市,城市处处有草坪和大树,很多

4、道路就像是穿行在森林中。随便找一个太阳下山之后的傍晚,无论是在克拉码头,东海岸,还是城市里任意一家饭店外找张桌子坐下,吹着徐徐的海风,吃着著名的大螃蟹,实在是无与伦比的享受。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新加坡人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在工作中,他们并不会像香港人那样事无巨细较真到底、凡事都像打仗一样,但华人勤勉的本质也不会让他们做事拖拖拉拉。新加坡人的工作节奏总体来看和中国的二线城市,比如广州/苏州比较接近。舒缓的生活节奏一方面培育了闲适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在阻碍着新加坡人个体竞争力的发展。有朋友的小孩在上海读书只算中下游,移民去新加坡后一跃成为班级里的翘楚。新加坡

5、的教育对孩子的压力不大,所以家长们都很害怕外来移民的竞争。在工作中,我也感觉新加坡的企业白领工作能力一般,其反应和理解能力和中国大城市的白领相较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点有时候会影响我审计的进度。但审计师需要保持职业风范,遇到“拎不清”的财务也要保持耐心和尊重,实在不行找他们领导。基本上新加坡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还是能达到通行的理解和认知水平的。  如果早10年,我有可能会考虑移民新加坡,那里当时有良好的环境和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但今非昔比,新加坡高效的政府也早已认识到自己国土的局限和人口素质的差距,10年前开始开始大力推行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其常驻人口从250

6、万增长到现如今的500多万。房价更是上涨了15倍一跃而成为亚洲最昂贵的城市(国家)。其商品房(政府组屋自当别论)价格更是上海也自叹弗如了。  说了那么多和审计不相关的内容,只是想在工作之余给大家更多的关于国外的信息。客观的比较下来,中国的大城市并不比周边的发达国家差多少,尤其对年轻人来说,就业机会还是很重要的,在中国的大城市确实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言归正传,还是要说说我们的审计。这里我想到了曾经在新加坡的一家子公司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一个销售确认的错误开始,最终引起了公司管理结构的改进,体现了审计的“咨询”价值。  先介绍一下背景:这家新加

7、坡公司(FS)是集团下属的F事业部20年前在新加坡建立的法人实体。20年来集团内其他事业部(BU)为了扩展在东南亚的业务,也逐渐在FS这家法人实体下建立起自己的团队。这些团队各自汇报给自己的BU领导,但财务和人事管理都由FS原来的财务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兼管。这样的做法在美资企业中比较普遍,一方面便于各不同BU迅速扩大当地业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在当地的诸多法律、用工、税务等问题,同时在集团层面也是节省费用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我注意到FS某一个BU在上一年12月末确认了一笔1百多万美元的收入。仅这一笔收入就占到全年业务量的10%,使销售额达

8、到了年度计划指标。按照惯常程序,我找来销售人员了解该笔业务,销售说这是为文莱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