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

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

ID:5271991

大小:1.36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2-07

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_第1页
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_第2页
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_第3页
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_第4页
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商王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夏含夷(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芝加哥60637美国)摘要:应用甲骨卜辞断代研究方法,重构中国商末的年历表;分析宾组卜辞的月食记录,以及土方战争、工方战争的记录,应用甲骨文微细断代方法,对商王武丁在位的末期进行年代学的重构。关键词:甲骨文;断代;年代学;商朝;武丁中图分类号:K208;K223文献标识码:A公元前842年周厉王出逃,这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历史记年,在这之前的朝代的记年,至少从汉朝开始历史学家就开始争论不休了。他们关注的中心是西周时期,特别是武王克商的具体日期。最近对这一时期年代学的研究表明,要解决这一问题,

2、必须要依靠三方面的证据:天文现象的记录,从中可以做出准确的推算;当时的历法方面的记录,虽然就其本身而言不是很精确,但其数量相对更多;还有后世的历史记载,尽管其内在的史学价值尚有疑问,但这些材料的价值在于它们可以提供政治年表的更广阔的背景资料。1可以肯定的是,运用三重证据的三角定位法至少已经确定了周朝的征服日期,即1045B.C.。我在本文中将采用这个三角定位法来研究更早的一个时期:商王武丁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时期,这些记载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因此,也是可以应用这种方法的最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甲骨文多达数万片,既清楚地记载了天文现象——和本文有关的是五次月食的记录

3、——又以干支的形式记载了月、日等更多的历法记录。第一节:第一部分甲骨文分期在开始分析五次月食的记录以前,有必要简要地讨论一下殷商甲骨文的总的分期问题。因为甲骨只有在安阳附近发现,这里曾经是自盘庚(殷商第18王)至帝辛(第29王)时期商朝的国都,而且甲骨文所记载的几乎全部是王室的事情,很清楚它们出自这十二个商王的统治时期(尽管不一定涉及到每一个时期)。依据卜辞本身的记载,已经有可能更进一步来确定绝大部分的卜辞究竟属于哪一个具体的统治时期。许多卜辞记录了商王在祭祀祖先时对他们的称谓,比如“父”、“祖”、“兄”,等等,以及举行祭礼的十个天干日。把这些祖先称谓和像《竹书纪年》《史记》等史书中

4、记载的通常认为准确的商王世系进行比较,我们有可能确定占卜是发生在哪个商王时期。比如说,对兄庚的祭祀可以基本肯定是在祖甲(第232王)时期,兄庚是他对兄长祖庚(第22王)的称谓。但是,由于商的祭祀只是在一旬中的几天(或许他们认为是吉日)中举行(特别是甲、乙、丁三日),因此,可能相同的祭日会用来称呼不同时期的祖先,所以,大多数被祭祀的对象都是含混不清的。例如,迁殷后的十二个商王的庙号中祭日为“乙”的就有三个,小乙(第20王),武乙(第26王),帝乙(第28王)。因此,对“父乙”的祭祀在他们的儿子统治的三个时期中都有可能出现,即武丁(第21王),文丁(第27王),和帝辛(第29王)时期。因

5、此,尽管可能用一个祖先称谓来缩小占卜发生的范围,但如果想藉此来确定某个具体的时期,则往往是不够的。*本文是我1990年5月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的“夏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初稿以“商王武丁的末期:甲骨文研究中新的历史及历史地理问题”为题提交给1988年5月26日在旧金山召开的亚洲学研究协会第四十次年会。感谢黄天树、吉德炜和裘锡圭教授对本文前后几稿所提出的意见。1这个问题在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一文中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他主持了前3中央研究院在小屯进行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出土了几个完整的龟甲,董作宾是第一个把刻辞的序辞中位于“卜”“贞”之间的诸如“

6、宾”“煴”这样的字认定是占卜的贞人的学者。他进一步推断,一块龟甲上的所有刻辞应属于同一时期,时间几乎是同时的。以此为基础,他的结论是如果两个或几个贞人出现在同一个龟甲或骨版上,他们肯定是属于同一时期的。例如,《遗珠》620片上有三条独立的卜辞。0a辛丑卜,煴贞:妇好有子。三月0b辛丑卜,亘贞:…王煨曰:好其有子。0c乙卯卜,宾贞:乎妇好有獉于比癸。如果董作宾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煴、亘和宾这三个具有“同版关系”的贞人就肯定是同时任职于王室的。董作宾把这种方法广泛应用,找出了不少具有这种联系的贞人集团,并进而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现在可以认定为同一时期的甲骨卜辞数量众多,因此可

7、以发现许多不同的祖先称谓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准确地判定某一具体的时期。比如说,煴、亘、宾和其他具有同版关系的贞人被称作“宾组”,在这些贞人的占卜记录中,有对“父乙”的祭祀。上文中已说明“父乙”的称呼可能出现在三个商王时期中的任何一个。但同时还有对三个其他“父”的祭祀:父甲,父庚,父辛。把这些记录和商王室的世系谱进行比较,那么毫无疑问这些卜辞应该属于武丁时期(第20王)。武丁之前,除了他的父亲小乙,他还有三个伯父(当时也称作父),象甲(第17王),盘庚(第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