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

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

ID:9538632

大小:6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3

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_第1页
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_第2页
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_第3页
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_第4页
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商王武丁相关问题述略(下)关于商王武丁的故事,古书记载相对于其他商王来说是比较多的,由于人们没有象对成汤那样一心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圣哲明王,所以有关他的故事都比较简短而且都有历史根据,不像关于成汤的故事那样有太多的奇幻的色彩,但是关于这些故事的误解也不少。下面就典籍中所见的一些武丁的故事略作考订和解释。一、幼学于甘盘《书·说命下》载武丁对傅说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孔传:“学先王之道。甘盘,殷贤臣,有道德者。”这是说武丁年幼的时候师从甘盘学习,甘盘是商代的一个贤臣,《书·君奭》载周公历数殷代贤臣时说:“在武丁,时则有

2、若甘盘”,可见甘盘的确是武丁时代的一个著名大臣,今本《竹书纪年》载“武丁元年丁未,王即位居殷,命卿士甘盘”。在武丁时期卜辞中常见有人名曰“师般”(甲骨文的“師”不从“币”,只有左边的部分),陈梦家说:“武丁卜辞的师般,乃武丁当时之人,董作宾以为即甘盘,是很可能的。”[1]胡厚宣说:“师盘疑即《书·君奭》‘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之甘盘,旧籍所称为殷代六贤臣之一。《书》伪《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汉书·古今人表》甘盘,师古曰:‘武丁师也’。以其为武丁之师,故又称师盘也。”[2]赵诚说:“有人以为卜辞之师般即《尚书》之

3、甘盘,般即盘毫无问题,师何以成了甘,很难解释,只好存以待考。”[3]所以甘盘是确有其人。“师”在三代时是“三公”(师、保、傅)之一,地位很高,《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解释“三公”中的“师”说:“师,道之教训”,所以古有武丁学于甘盘、学先王之道等说法,实际上“师”在三代时是武职,周初文王、武王以吕尚(望)为“师”,吕尚就是一位领兵打仗的军事家。从卜辞来看,殷商时代的官职文武没有严格的界限,所有的官员几乎都可以参与征伐战争,可以说是文武不分,而尤以武为尚。卜辞中有“贞:呼师般伐贡”(《前》6.58.4),还有“贞呼师般祭于

4、夫”(《后上》11.16),可见师般也是祀、戎两项国家大事都参与的,武丁根着他学习的可能也是排兵布阵的军事知识,后来武丁即位后不断对内外用兵并获胜,大概就得益于此。甘盘死于武丁时期,武丁时期的卜辞里有“贞:今般死”的记载(《佚》525),是占卜甘盘死亡之事也。二、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说命下》:“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孔传:“既学而中废业,遯居田野、河洲也。其父欲使高宗知民之艰苦,故使居民间。”《正义》:“于时盖未为太子,殷道虽质,不可既为太子,

5、更得与民杂居。”武丁自己说自己过去曾遯于荒野,并且在河居住过,后来又从河到了亳,要知道当时他的父亲商王敛(小乙)还是居住在殷的大邑商,武丁不会无缘无故地逃到荒野,又到了河和亳,肯定是有什么变故。《正义》的推断十分正确,当时他应该已经成年,还不是太子,说明太子另有他人,我们看看卜辞,武丁至少有七个兄弟(兄甲、兄丁、兄戊、兄己、兄庚、兄辛、兄癸,武丁时期的卜辞中还有“多兄”、“多介兄”的名称),都是在武丁之前死了,武丁向他们致祭,我们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必是为了王位的问题发生了很严重的内乱,所以他才逃走的,期间经

6、了很长时间才回到大邑商继承了王位,这里面一定有一段很曲折的经历。他所宅居的“河”,我认为不是河洲,而应该是一个城邑,就是河邑,卜辞里就有“在云奠河邑”(《金》728)之语便是明证,这个河邑可能就是河伯冯夷的故国的都邑,河是在虞夏时代的一个著名方国。有学者认为武丁曾经徙都到亳,根据的就是“自河徂亳”这句话,但笔者认为这是武丁在即位之前的事情,并不是他当了商王之后又迁都到亳,“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是说武丁即位前颠沛流离的过程,也就是周公说的“旧劳于外”。三、亮阴三年不言《书·无逸》载周公说:“(武丁)作其即位,

7、乃或亮阴,三年不言。惟其不言,言乃雍。”孔传:“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默三年不言,言肖行者。”谅阴又作“亮阴”或“谅闇”就是说武丁“亮阴,三年不言”是为了给父亲小乙守孝,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郭沫若说:“健康的人要‘三年不言’,那实在是办不到的事,但在某种病态上是有这个现象的。这种病态,在近代的医学上称之为‘不言症’(Aphasie),为例并不希罕。据我看来,殷高宗实在是害了这种毛病的。所谓‘谅阴’或‘谅闇’大约就是这种病症的古名。阴同闇是假借为瘖,口不能言谓之瘖,闇与瘖同从音声,阴与瘖同在侵部……亮和谅

8、,虽然不好强解,大约也就是明确、真正的意思吧。那是说高宗的哑,并不是假装的。”[4]他在写完这一段之后又加了个“追记”说:“殷高宗曾患不言症,不辞中已有直接证明。武丁时卜辞每多‘今夕王言’或‘今夕王乃言’之卜,往时不明其意者,今已涣然冰释。”[5]卜辞中武丁时的卜辞记武丁曾“疾言”(《前》5203和《录》904),胡厚宣认为“疾言者,发音嘶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