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压浆技术交底.doc

后压浆技术交底.doc

ID:52727765

大小:7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后压浆技术交底.doc_第1页
后压浆技术交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后压浆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后压浆技术交底书单位:工程名称锦润名轩(南开区五金城西公共租赁住房)项H日期交底项目后压浆技术交底后压浆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水电已接通,能够保证正常施工。2、各作业班组施工人员经过安全教育。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施工机械(泥浆泵、液床搅拌机等)己运送至施工现场,所配仪器仪表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标定,且在施工过程11«保证仪器仪表能够正常使用o5、施工现场材料已全部进场。二、后压浆施工工艺1、注浆管的制作与布置©800后床浆灌注桩设置四根DN32钢管注浆管,其屮桩端注浆管两根,桩端注浆管位于桩端并超出钢筋笼端部200mmo桩侧设置两根

2、,位于桩底以上约12m,©600桩径设置两根DN32钢管注浆管采用桩底注浆方式。钢筋笼成型后,在钢筋笼外侧圆周布置注浆管,注浆管套丝后绑扎主筋在主筋上,桩底(或桩侧)注浆屮一根竖向注浆管通过三通与短接头和环形压浆器连接,环形管在环向上设置3排,毎排设10个(Hmm钻孔,共30个钻孔,梅花型交错布置。另一•根竖向注浆管将底端封死,在底端50cm内均匀设置4排(竖向)4)4耐钻孔,每排钻孔间距10cm(横向),梅花型布置。每个钻孔单独制作,形成一个单向阀。其构成由三层组成:第一层为能盖住孔眼的图钉;第二层为比压浆管外径小3-5mm的自行车内胎(必须是新的,密封完

3、好、有弹性);第三层为密封胶带,盖住自行车内胎两端各2cm注浆管顶部超出地0.3m,底部超出钢筋笼0.20m2、后压浆施工控制标准实行压浆量与丿玉力双控,以丿玉浆量(水泥用量)控制为主,注浆斥力控制为辅。3、浆液的配制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浆液配比,搅拌吋间不少于2分钟,浆液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不离析,不沉淀,浆液进入储浆桶吋必须用16H纱网进行两次过滤,防止杂物堵寒床浆孔及管路。G800后压浆灌注桩试桩拟十注浆量(水泥质量(吨))为1.2吨。4、注浆工艺流程注浆管于安装前进行清洗,以清除管内杂物。注浆管随钢筋笼一起下放到孔内设计部位

4、,边下边按,连接密闭可靠,注浆管顶端高出地面30cm,并将关口堵死,防止杂物进入。在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24小时,由床浆泵用清水将注浆管单向阀冲开,确保床浆管路畅通。成桩2d-5d后(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50%-70%,不宜迟于成桩后30d进行)进行。注浆时间以同一承台下的桩为一组进行,按先外围后内部,桩身局部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筒体下大承台应采用梅花桩间隔注浆的顺序。注浆前先进行压水试验,以确定在上道工序已检验有效的注浆管是否重新被堵塞及确定注浆初床力,把细粒沉渣推至注浆范围外。如果第-根注浆管不通,可选择较高压力从第二根注浆管一次性注完设计浆液量。先注

5、入单桩注浆量的2/3,停泵半分钟,使浆液有充分的吋间充填,扩渗,然后第二次注入剩余注浆量的1/3,进一步扩大注浆效果。压浆时首先要采用低挡床入水灰比0.6的水泥浆,然后逐步加床和采用水灰比为0.5的水泥浆。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5-0.65、终止压浆条件压浆总量和后压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压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80%,且后床浆床力达到设计床力的150%并维持5min以上;压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80%,且桩顶或地面出现明显的上抬。注浆完毕后拧紧注浆管上端堵头,以防冋浆,影响注浆效果,向灌注系统压入清水,以防水泥浆固结影响注浆系统。注意事项:1、对单根桩注浆,

6、先进行桩侧注浆,间隔2小时后,再进行桩底注浆,桩侧终止压力为2.OMpa,桩端注浆终止压力为2.0-2.5Mpa,注浆速度控制在30L/min,不宜超过75L/min左右。2、压浆吋注意观测场地附近有无渗浆现象,注浆作业与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T0m。3、在压浆过程屮,当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时应改为间歇压浆,间歇吋间为30-180mino间歇床浆nJ适当降低水灰比,间歇吋间超过60mi门,应用清水冲洗压浆管和管阀。(1)、后压浆压力长吋间低于正常值。(2)、地面出现冒浆后周围桩孔串浆。4、后压浆施工区设立警示牌,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防止受到高压浆液伤害。

7、5、施工现场接电严禁私拉乱接,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电。6、夜间施工,准备充足照明,防止绊倒摔伤。7、工人进入工地现场必须戴安全帽。8、水灰比为0.5(质量比),水泥浆比重为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