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oc

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oc

ID:52757140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0

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oc_第1页
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oc_第2页
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伟大的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该诗描绘的不仅仅是庐山的壮观景色,具中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为教师在教学实践屮对学牛初步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即: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会有不同的感觉,只有从多个角度认识某个事物,才能对该事物有全面的、正确的了解。物理教学中也有类似问题。以下我们从多角度对一个物理过程加以分析。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木板,一个质量为in的物块从木板左端以初速度VO滑上木板。设:物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为f,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为fl。物块没有从木板上滑下,试分析从物块滑上木板到物块

2、和木板相对静止这一运动过程。一、从动力学角度分析由于物块和木板间摩擦力的作用,物块以加速度al=fl/m做匀减速运动,木板以加速度a2=f/M做匀加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一起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对物块:Sl=V0t-alt2/2V二VO—alt对木板:S2=a2t2/2V=a2t二、从动量角度分析设向右为正,贝I」:对物块:根据动量定理-flt=mV-mV0对木板:根据动量定理ft二MV对物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O二(M+m)V三、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对物块:根据动能定理-flSl=mV2/2-H1V02/2对木板:根据动能定理fS2=MV2

3、/2对物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f(S1-S2)=mV02/2-(M+m)V2/2上述对一个物理过程,分别从动力学、动量、功和能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对于一个物理过程,从多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会对这一个物理过程和这一个物理过程所遵守的物理规律有更清楚、更深刻的理解。多角度分析物理过程有三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对物理过程有更全面地、更正确地了解。避免了由于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而导致错误的结论。物理过程的发生是耍遵守所有它应该遵守的物理规律的,否则,这个物理过程是不会实现的。学习屮,一道物理习题的止确解答,止是多方面、多角度止确分析和综合思考的结果。第二,

4、在没有物理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对遇到的某一物理现象或某一物理过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不但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上述实例的多角度分析,我们对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功、动能定理等概念和规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三,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思维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可以非常有效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也是多角度分析物理过程的真正意义。除对物理过程进行多角度分析以外,还可以对所学习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等进行多角度认识和分析,从而更加全面、更加

5、系统地理解和体会物理知识,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对一个物理问题的多角度认识和分析,还可以列举更多的实例,这里不再示范。上述实例说明,多角度认识和分析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性并不是方法本身,而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