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

ID:5278963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级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反馈口答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课件出示)3+9+8=17-5-4=6+9-11=12-4+6=在没

2、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按照什么顺序计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究新知(一)情境中获取信息。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同学们做什么呢?(阅览室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他的这句话是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读书,读好书。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口答)4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二)交流中探究新知。1.反馈

3、解法,初步感知。(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综合算式:53-24+38=67(人)(2)汇报交流: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揭示课题。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1)课件出示:53-24+38,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温馨提示:1.脱式计算要注意“=”号写在式子下面的左边。2.脱式计算中没参加计算的部分

4、要照抄下来。脱式计算:(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4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件出示:48-8+17,15÷3×5,指定学生说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三、综合提升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53+38=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

6、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2)学生独立计算。(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四、当堂检测(一)计算(教材第47页的“做一做”)。23+6-112×8÷472÷8÷3=□○□=□○□=□○□=□=□=□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的第3题)3×8÷434-17+318÷3×3=24=24÷4=34-20=

7、18÷9=6(√)=14(×)=2(×)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五、知识梳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分步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计算时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用脱式进行计算,因为脱式计算很好地呈现出了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2.掌握了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3.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