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ID:52843962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耍】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服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症候疗效及临床总体疗效分别为96.67%和66.67%、86.67%和6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后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酚(AS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均明显

2、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及随访后观察组ALT、AST、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X0.05)。结论健脾活血软肝汤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效、安全的药物,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调节血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健脾活血软肝汤;疗效DOT: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3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性变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传统观点认为,脂肪肝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几率较小,但大量临床肝活检结果显示,40%〜5

3、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15%〜20%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恶化为肝癌[1]o目前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有研究表明NAFLD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NAFLD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对NAFL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2,3]。非酒精性脂肪肝归属为祖国医学的“痰证”,“积聚”,“胁痛”范畴,近年来随着对祖国医学研究的深入,逐渐发掘了一些验方,并在临床上通过对患者的辨证施治,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1资

4、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肝病门诊收治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需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辨证标准;②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脑、肾及造血系统疾病者;④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21例(70%),女9例(30%),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36.0±9.6)岁,对照

5、组中男20例(66.67%),女10例(33.33%),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35.5±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卩>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北京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治疗,456mg/次,t.i.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组方为太子参、白术、茯苓、廿草、桃仁、丹参、柴胡、枳壳、白芍、溪黄草、鳖甲颗粒剂各1包,加温水150ml冲服,1剂/d,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保肝和降脂药物。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

6、准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两组症候疗效及总体临床疗效。疗效评判标准分别参照《脂肪肝》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二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随访3个月后进行ALT、AST、TG、TC检查。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症候疗效及临床总体疗效分别为96.67%和

7、66.67%,86.67%和6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lo2.2两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后ALT、AST、TG、T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及随访后观察组ALT、AST、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见表2o3讨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划分为原发性脂肪肝与继发性脂肪肝两种类型,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进展为肝硬化,应及时进行合理有效干预,以阻止病情发展,防止肝纤维化,促进脂肪肝恢复正常。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原发性脂肪肝与遗传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

8、相关,继发性脂肪肝与药物、恶性肿瘤、机体营养异常以及炎症性肠病相关,临床上尚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特效药物。现代医学多采取去除病因治疗的同时,再配合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