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

ID:52850005

大小:4.95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26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_第1页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_第2页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_第3页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_第4页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学习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后现代观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用传播学理论来研究媒体与教学过程研究教育领域和系统中教育传播活动的现象、过程和规律。旨在遵循客观规律运用教育媒体、传播教育信息(一)教育传播模式communication传播香农--韦弗模式啥是香农--韦弗模式——关于通信过程的数学模型信源产生要送到信宿的讯息用某种方式作有在讯息上,产生适合在信道上传送的信号将信号从发送机送到接收机的媒介物,在传送过程中信号会受到噪音的干扰实际上是把发送机的作用倒了过来,

2、使接收到的信号重新变成消息指接收消息的人或物韦弗将通讯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成三个方面的问题:No.1技术问题:通讯中符号传送的准确度有多大?No.2语义学问题:传送的信号是否准确地表达了要传达的意思,精确到什么程度?No.3有效性问题:接收到讯息对一定的行为能否产生有效的影响?(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教育者、信息内容、教育媒体、学习者是构成是教育传播系统的基本要素传播者信息的发送端(具有教育的功能)显示教育传播特点与功能的基本要素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物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或手段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受传者(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研究者提出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为教育传播学奠定理

3、论基础。主要表现方面:1、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美国政治学家H.拉斯韦尔提出“5W”的直线性的传播模式有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7W”,每个“W”都代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的重要因素Who谁教师或其他信息源Sayswhat说什么教学内容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教学媒体Towhom对谁教学对象即学生Withwhateffect产生什么效果教学效果Why为什么教学目的Where在什么情况下教学环境2、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认为受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播者的意图3、

4、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但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南国农、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4、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1)共识律:尊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创设相关的学习环境传授知识,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是交流和沟通的前提。(2)谐振律: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产生共鸣。是获得较优传播效果的必备条件。(3)选择律: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遵循最小代价原则,考虑学媒体的选择。(4)匹配律:在一定的教学传播活动环境中,通过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使教学传播系

5、统良好运转。二、教育技术学的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一)信息论:研究控制系统中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存储和使用规律的科学。信息论又称教育信息论,是研究“人--人”(即师生间的教学关系系统)。(二)控制论:控制论是研究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信息和反馈是控制论的两个基本概念。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三)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一切客观现实系统共同的特征、本质、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论创始人——贝塔郎菲。系统的特征集合性结构性层次性动态性目的性(功能性)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1、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可能实

6、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3、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系统内部各要素有其排列和组合的顺序、层次,其组织形式构成系统的结构。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要求教学中要尽可能促进学生思考。2、整体原理三、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建构主义(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环境和条件,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斯金纳箱程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为具有联系的小步子要求

7、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因人而宜,自定步调学生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降低错误率(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对所遇到的环境条件的认知。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收、加工、使用的过程促进学习有两个条件: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强化(三)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知识是可以客观表征和准确传递的实体,它可以借助媒介来表征。教学是知识的传递。技术是媒体建构主义知识是不能传递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