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pdf

ID:52942698

大小:55.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pdf_第1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pdf_第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pdf_第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72·中华中西医杂志ChineseJournalofTraditional&WesternMedicine2008年第9卷第11期·综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荣源【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辨证分型等几个方面叙述该病的治疗。【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06-8106(2008)11-0972-04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热毒侵袭、肝胃郁热为标,久病入里、气血瘀滞为变。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

2、肠上皮化3治疗原则[4]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慢性胃炎的一王常松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原则应个类型,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为:(1)疏肝和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功能的正疾病(状态),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常与否,与肝之疏泄和调畅气血的运行密不可分。究。西医对CAG常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肝为刚脏,喜调达而主疏泄。若肝失疏泄,气机不对CAG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畅,则横逆于胃,导致胃不适、胀痛。《沈氏尊生书》验。现将中西医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中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

3、相乘为尤甚,1病因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因此,治疗应疏肝和胃,调畅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属于“胃脘痛”、“痞气机,以达和胃、安胃之目的。(2)健脾和胃:腑以满”、“嘈杂”等范畴,一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通为用,以降为和。胃为水谷之海,腐熟水谷的功能其他胃炎失治误治等原因迁延日久而致,主要有痞、有赖于脾之升清,胃之降浊且脾胃同处中州,互为满、胀、痛和纳差等表现。患者长期为其所苦,生活表里,生理功能上相连,病理上相互影响。脾主升,质量下降,疾病发展往往虚实夹杂,因虚致实,因虚胃主降,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诸种病因所致脾胃致瘀,病程迁延。功能

4、的紊乱,升降失司,日久脾胃虚弱,则诸症皆显。2病机因此,本病的治疗应注重调脾健胃,升降相因。正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劳《临证指南医案》所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倦太过、情志失调等原因伤及脾胃,或脾胃素虚,内(3)调气活血:胃为多气多血之府,肝脾胃功能的紊外之邪相乘,脾失运化,水湿停聚,郁而化热致湿热乱,胃病之初期尚在气分,日久入血,发展至萎缩性内蕴;湿热久羁,耗伤津液,渐至胃阴亏虚;脾气亏胃炎时,瘀血之象渐现。“久病多瘀”,一方面,慢性虚,若又感寒邪,脾失温煦,致脾阳亏虚;脾胃为气血萎缩性胃炎患者因肝脾胃功

5、能的失和,导致气机不生化之源,病久则气血化生乏源致气血双亏。刘启畅,必然引起血行壅滞,产生血瘀征象;另一方面,慢[1]泉等认为CAG的基本病机是气机郁滞、湿浊中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一般病情迁延,渐致脾胃气虚,气阻、热毒蕴结、瘀血停滞、阴液亏虚等相互影响,最终为血之帅,气虚无力助血行,而致血瘀;血瘀既是病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胃络瘀阻。王理产物,又是病理因素,血瘀又加重气滞和气虚。血[2]长洪认为病机关键是虚、滞、热、瘀,强调虚是本为气之母,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最终气血两虚。因[3]质,滞是核心。周文学则认为其病机不外乎脾胃此,

6、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要辨清行气活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瘀血阻滞等几血、补气行血和气血双补,且重视活血化瘀在治疗本个方面,但基本病机是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为本,病中的地位,并贯彻整个治疗始终。(4)补虚泄实: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久病多虚”,因此本病作者单位:300402天津,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医院性质属虚实夹杂,因虚而实。因此,治疗要掌握补中华中西医杂志ChineseJournalofTraditional&WesternMedicine2008年第9卷第11期·973·[5]虚、泻实、攻补兼施及攻补轻重之妙

7、。陈国富认书》曰:“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着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原则为:①健脾助运,标本虚⋯”;脾阳亏虚,“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脾阳虚运兼顾;②辛温通阳,调理气机;③准确辨证,宏观和微化乏力,则纳呆,口淡无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观相结合。胃虚弱,气血亏虚,则面色白,疲乏无力,脾失健运,4辨证分型则大便溏薄;舌质淡暗,有寒凝血瘀之象。治宜温中4.1肝胃不和型胃脘胀满不适,撑胀连胁,嗳气健脾,佐以活血化瘀,方选理中丸合丹参饮化裁。人嘈杂,每因情志诱发或加重,苔多薄白,脉沉弦。肝参补脾益气,合干姜温健脾阳,白术健脾燥湿实

8、大喜调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舒,肝失疏泄,胁为肝经便;丹参活血化瘀;檀香、砂仁行气宽中止痛,且助丹走行之所,故撑胀连胁;肝郁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参活血之力,达气行血行之效。若见大便频数者,酌胃脘胀满不适,嗳气嘈杂;情志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