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

《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

ID:52946777

大小:440.4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02

《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_第1页
《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_第2页
《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_第3页
《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_第4页
《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研究通讯第24期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2014年9月30日目录学科建设论坛从实际出发,加强家庭社会的学科建设…………………………………………………杨善华2家庭研究的主义与问题……………………………………………………………………吴小英5家庭研究的“体”“用”之辨……………………………………………………………唐灿10家庭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解决方案浅析……………………………………………郑丹丹13会议传真2014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流动背景下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政策”分论坛综述………………………………………………………………………………………………张亮17

2、学科建设论坛从实际出发,加强家庭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杨善华笔者在2008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毋庸讳言,一个学科的发展总是会有它的高潮和低谷,在经历了最初二十年的繁荣之后,家庭社会学现在也正处在它的低潮阶段”。根据徐安琪的统计,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所立项的1194个课题中,与家庭婚姻有关的仅占0.3%;高等院校的社会学系和社会工作系,大多至今尚无家庭社会学方面的授课老师或不开设家庭社会学课程;全国无一大学设立独立的家庭教研室或家庭研究中心;至今没有一本婚姻家庭研究的专业杂志。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家庭社会学自然排

3、不到类似农村社会学这样的中心位置,因为即使是从社会问题的角度看,家庭问题也不像中国的“三农”问题那样具有一种紧迫性和广泛性。由于家庭婚姻问题一般都是妇联系统在应对,在一般政府官员、传媒或者普通平民的眼睛里,这是“婆婆妈妈”的问题。顶多是有新闻价值,很少会去想其背后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家庭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些社会学研究人员,都已经差不多届满退休年龄,已经或即将退出研究第一线,因此,专业研究人员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因此,要加强家庭社会学未来的学科建设,我们首先要直面这样一个局面。笔者认为,改变这样的局面需要我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4、。一、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机构设置①毛泽东当年曾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因此,加强家庭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关键也在于人。社会学在中国大陆恢复与重建后的第一支家庭社会学的研究队伍,应该说是在经验研究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不断提高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参与了“五城市家庭研究”等重大课题,并在之后的实践中始终以浓厚的学术兴趣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去从事经验研究,探寻中国城乡家庭变迁的规律。因此,浓厚的学术兴趣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家庭社会学人才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目前在中国大陆家庭社会学领域中做出一些成绩的研究人员,无一不是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诸多诱惑时,靠坚定自己的

5、学术信念和勤奋耕耘,不断增厚自己的学术积累才收获成功的。因此,要改变家庭社会学研究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吸引更多的社会学研究人员进入家庭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首先是要在现行体制的框架内,为家庭社会学的“新军”争取到更多的实践和提高的机会。像“五城市家庭研究”这样的国家重点课题,曾是当年凝聚各地家庭社会学研究力量的一种成功形式,现在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通过合作课题将一些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联合起来,打开他们的眼界和视野,提升他们的研究质量,从而能产生一批质量相对较高的成果,增加在学术杂志上的发表并可进一步攒成学术专著出版。①《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401页,人民出版社1967

6、年版。2其次,是将专题学术研讨会固定化、制度化。家庭社会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其实也差不多每年都有,现在可以考虑与大型合作课题的结合,增加学术研讨的频度,将此作为一个研讨平台,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来启迪与活跃家庭社会学“新军”乃至中坚骨干的思想,提升研究的水平。从家庭社会学在社会学这个大学科中的地位来看,专业研究人员不在多,而在精。如果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大陆的家庭社会学能有一支有战斗力、能独立承担教学与研究任务的几十人的队伍,并能保持它的稳定,家庭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再有,就是机构建设。应该说,比起人才培养来,机构设置是一项更重要也更艰巨的工作。因为只

7、有设立专门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机构,才能够获得一个相应的平台,并依托这个平台去争取资源进而推进家庭社会学的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只有获得更多的资源,培养专门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人才并留住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其实,在中国大陆社会学恢复与重建的时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一些地①方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如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已经设立了婚姻家庭研究室,现在只要这样的机构还在,就是让它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当然,这需要对已有的家庭社会学的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并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而从家庭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一个分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