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

ID:53006636

大小:155.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1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_第1页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_第2页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_第3页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_第4页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节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抗结核药物与其他药物一样,在解除结核病患者病痛,消除结核病传染源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一、肝损伤引起肝损伤的主要药物有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其次有氟喹诺酮类和乙胺丁醇等。1.临床表现(1)肝适应性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患者无明显症状,一段时间后肝酶恢复,常称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2)肝细胞损伤致肝炎表现:轻者主要为上腹部不适,可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重者除消化系症状外可有乏力、发

2、热,有的患者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和/或肝区痛、肝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ALT升高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有的可伴有胆红素增高。(3)胆汁淤积表现:主要表现为肝内淤胆和肝外胆管阻塞症状,可有黄疸、发热、皮肤痒、尿色深,同时有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肝区痛等症状。有的患者尚有过敏症状,包括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关节痛、心肌炎等,个别严重患者并有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4)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主要表现有黄疸、腹腔积液,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可在皮肤、消化道,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肝脏进行性缩小,转氨酶明显

3、增高,病人极度乏力,厌食、呕吐,可出现精神症状,发生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2.处理原则(1)无明显症状的单纯性ALT升高,但小于正常值上限3倍,无黄疸,可在密切观察下给予保肝治疗和继续抗结核治疗。如肝酶继续升高或出现症状应考虑停用可疑药物。(2)肝酶大于正常值3倍及以上,患者有症状或伴胆红素增高,一般需停用可疑药物,保肝治疗,密切观察。(3)肝酶大于正常值5倍及以上,有明显黄疸时,应立即停用所有相关药物,积极保肝治疗并适当予以支持治疗。严重肝损伤及有肝功能衰竭表现应住院救治。(4)保肝治疗除休息、营养支持和维持电解质、热量平衡外,

4、常用保肝药有抑制炎症反应的甘草酸制剂、双环醇、还原性谷胱甘肽、水飞蓟类等,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还原性谷胱甘肽、葡醛内酯、S-腺苷蛋氨酸等,稳定肝细胞膜促进修复的多烯磷脂酰胆、甘草酸类、水飞蓟类也有此作用,还有以五味子素为基础的降酶药,但对降酶药的作用尚有争议。二、胃肠道反应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为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利福平和氟喹诺酮类药物。1.临床表现(1)恶心、呕吐:多发生在治疗初期,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多数可在几周后减轻或完全消失,严重者可反复呕吐,不能进食,可伴有胃痛甚至呕血,电解质紊乱。(2)腹泻

5、:多数较轻,表现为稀便,常伴腹胀,持续时间可较长,可以逐渐好转,严重者少见。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个别发生菌群失调。2.处理原则(1)当怀疑症状是由于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或对氨基水杨酸引起时,可减少剂量,观察低剂量能否耐受。如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可在2周内逐渐增加至可耐受的剂量;为减少刺激,每天的剂量可分几次服用,并与其他药物分开;建议饭后服药。(2)对症处理:可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止吐或抗酸剂,抗酸剂应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前2小时或后3小时使用,以免影响抗结核药的吸收。(3)如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或疑有胃炎、溃疡或出血发生时,应立即停用相关

6、药物,了解电解质及有无呕血、便血情况,必要时需住院诊治。(4)如果怀疑腹泻由菌群失调所引起,可选用乳酸菌、地衣芽胞杆菌等制剂以减轻症状,但应在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2小时后应用。是否继续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取决于反应的严重度和该药在治疗中是否有其他药可替换。三、耳毒性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卷曲霉素均对第八对颅神经有毒性。除氨基糖苷类药物外,环丝氨酸、异烟肼、利奈唑胺和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也可引起平衡失调。1.临床表现(1)听觉下降早期表现为双耳或单耳高频(4000—8000Hz)听力减退,晚期影响到低频即语音频率(500—2500Hz),也

7、可发展为全频听觉丧失。(2)听觉损失有明显的延迟作用,可在停止药物后继续发展,而且不可逆。(3)前庭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耳塞和间断耳鸣,继而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或步态不稳等症状。药物所致的前庭功能损伤也是不可逆的。2.临床处理(1)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有关症状及听力,早期发现及时停药。(2)如症状轻微,注射剂可改为每周3次间歇使用观察,避免使用利尿剂及其他对听力有影响的药物并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可给予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辅酶A、细胞色素C、核苷酸或进行中医针灸、服用六味地黄丸。(3)耳聋患者可考虑试用助听器。四、视神经损

8、伤导致视神经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异烟肼、利奈唑胺和氯苯吩嗪与视觉损害也有一定关系,但较少发生。1.临床表现(1)早期表现可有眼不适、异物感、眼疲劳、畏光或流泪等症状,视力下降不明显。(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