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

ID:53078266

大小:332.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6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_第1页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_第2页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_第3页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_第4页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1期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V0I.35No.12014年3月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AgriculturalandLifeScienceEdition)Mar.2O14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因素刘银,孔月琴,唐慧,史秀岚,王幼平(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探讨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SilwetL_77及草丁膦(PPT)筛选浓度等因素对大豆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大豆转化的农杆菌菌液浓度I)6。。mn为0.8,子叶节外植体

2、侵染时间以30min为宜,外植体侵染后在含有25mg·LLA共培养基中暗培养3d有利于提高转化效率。此外,PPT筛选的适宜浓度为5n·L矗。根据大豆子叶节农杆菌转化特点,研究中采用了延迟筛选的方法。关键词:大豆;农杆菌;子叶节;转化;因素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4)O1—0071—05Affectingfactorsof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ofsoybeanLIUYin,KONGYueqin,TANGHui,SHIXiulan,WANGYouping(CollofBiosciandBio

3、tech,YangzhouUniv,Yangzhou225009,China)ABSTRACT:Inthisstudy,factorsaffectingthetransformationefficiencyofsoybeancotyledonarynodeby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systemwereassessed,includingAgrobacteriumconcentrationsandinfectiontime,antioxidant,SilwetL-77。andPPTselectionconcentrations.Theres

4、ultsindicatedthatthesuitabletransformationconditionofsoybean:0.8(D60o)fortheconcentrationofAgrobacterium,30minforCO—infectiontime,then3ddarkintheco-cuhi—vationmediumaddedwith25mg·L_LA.Inaddition,thesuitableconcentrationofPPTusedinresistantshootsselec—tionwas5mg·L~。andthelateselectionwasusedtOover

5、comethedifficultyofadventitiousshootdifferentiation.KEYWORDS:soybea;Agrobacterium;cotyledonarynode;transformation;factor大豆(GlycinemaxI.Merr.)是较难转化的植物之一,建立高效的转化系统和良好的再生体系是实现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关键。由于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具有取材不受季节限制、再生过程简单、不易发生变异等优点,已成为大豆遗传转化应用最为广泛的受体系统之一¨1]。前人研究表明,大豆基因型]、农杆菌菌株、抗氧化剂、筛选剂及侵染添加剂(如酚类化合物、还原剂

6、和表面活性剂等)11-13]等因素均会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效率。深人研究并优化这些影响因素以提高大豆转化效率是改进大豆转化系统的重要途径。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再生率相对较高的小粒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重点探讨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抗氧化剂、侵染液中SilwetL_77的添加以及草丁膦(PPT)筛选浓度等因素对大豆转化效率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稳定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为创建优质、抗逆、抗病大豆新材料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植物材料:供试大豆品种为东农50(小粒豆),由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提供。收穑日期:2013—05—13基

7、金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1311117091X);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311l17091X)作者简介:刘银(1988一),女,江苏江阴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豆转基因研究。*通信作者,E—mail:wangyp@yzu.edu.cn72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第35卷2)菌株和质粒:农杆菌菌株为EHA105,由本实验室保存。质粒载体pCAMBIA3301一PhyI的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