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的注意力四处游走.doc

别让孩子的注意力四处游走.doc

ID:53084563

大小:12.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1

别让孩子的注意力四处游走.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别让孩子的注意力四处游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别让孩子的注意力四处游走[2010-10-516:36:49]最近,一位署名为“困惑的妈妈”给记者来信说:我儿子5岁半了,上幼儿园大班,明年要上小学了,可是他很好动、任性、坏习惯也多。在园里老师不喜欢他,他对老师也有很深的抵触。在家里,亲戚们也都不喜欢他。我试过很多方法想改变他,但收效甚微。我让他学画画、学外语、学乒乓球,他同样都面临一个问题-----不专心,好动。写几行字能用2个多小时,我有时耐着性子哄他,有时大发脾气打他,有时不理他,我和他爸都不和他说话,这样稍好一些,但下次还一样。我真担心他上学以后的情形,我觉得到时一定是我和他

2、都痛苦,简直不敢想。您能给我一些好的建议吗?其实,这位妈妈的困惑是许多家长都遇到的困惑。记得在去年年底公布的“2007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达半数以上。专家明确指出,注意力长期不集中,不是暂时性问题,而是与智力相关的认知问题,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意力问题被忽视了不久前,记者在北京某小学门口对一些来接孩子的家长进行了随机提问:“平时,您关注过孩子的注意力吗?”得到的答案90%是否定的。说起注意力,很多家长只会想到听课走神、干事不专心等,同时认为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不会去过多关注。但专家明确指出,

3、注意力长期不集中,不是暂时性问题,而是与智力相关的认知问题。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再伴有多动、冲动,那么,可能就患有一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心理疾病,决不是贪玩和淘气的天性所致。研究者普遍认为:环境与教育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一定影响,如环境压力过大、早教开发过度、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教育不法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本病。现代家庭孩子的关注度太高,直接后果就是,当孩子做一件事时,总会有不同的家长给予不同的意见,这样都会让孩子的思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中。现象一,孩子做一件事家长给予不同意见,会使孩子无法对事物形成独立的判断。现象二,

4、孩子做一件事时,家长又吩咐另一件事,会使孩子的思维总是处于切换和跳跃中,对事物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和持久。现象三,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同,则赞成孩子的认识混乱,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此外,对于注意力来说,电视是杀手。因为电视节目的特点就是画面生动活泼,孩子习惯了热闹,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就不习惯静静地听老师的话。电视虽然也能增进孩子的知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是被动的学习,没有对答,没有互动,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言也容易发展迟滞。美国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小时候看电视越多的孩子到了上学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比例越大,甚至感觉是电视的刺激强度

5、过大而重新布局了大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