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课题研究的设想打算.doc

参加课题研究的设想打算.doc

ID:53088904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参加课题研究的设想打算.doc_第1页
参加课题研究的设想打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参加课题研究的设想打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课题设想与打算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见识小,课外阅读少和知识不丰富,导致了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呢?通过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和不断探索尝试,我打算采取以下三个对策: 一是语文要体现“语文”二字的特点,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课要立足于发展学生语言,因为作文起步实际上是使

2、语言从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过渡的。一堂语文课应该“以语言训练为主线”贯穿始终。农村小学当务之急则要重视全体师生的普通话训练,在学校内造就一个人人讲普通话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此来推动师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二是小学作文教学要提早起步。首先,教师应该克服对作文提早起步存在的畏难情绪,彻底抛弃旧教学传统习惯的影响。其次是解决作文提早起步的起点问题。从小学生入学学习汉语拼音韵母“a”开始就可以训练作文起步,学习“a”,可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讲一讲“a”的形状,讲讲自己是如何记住“a”这个韵母的,从而起到发展语言的作用。另外,汉语拼音方案为小学生作文提早起步提供了一定的语言

3、基础,有了汉语拼音,学生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音节代替,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多了,就可以逐步取消音节而用汉字来代替。这样做既重视了作文教学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又克服机械地把小学生作文起步放到三年级的错误做法,这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从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的过渡期。正如新课标指出的:“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又要培养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开始培养。三是小学作文教学要做到整体规划,克服各年级作文教学无计划的盲目现象。作文具有实践性、

4、操作性很强的特点。教师既要了解小学作文的总要求,又要把握所教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并注意各阶段作文教学的关系。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阶段着手:低年级,重点是加强字词句训练。应遵循从口头造句到书面造句,从说一句完整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再过渡到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过渡到写一段话的作文教学规律。低年级尤其是要指导学生练习看图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进而发展到写一段话。要培养学生敢说、会说、善说的良好习惯。中年级,重点则是加强段的训练。通过写片段,逐步过渡到会写简单的记叙文,这个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模仿课文写片段的能力,通过读片段、写片段、评

5、片段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个阶段在重点指导学生写片段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以下两个能力的培养:①加强对学生朗读和背诵能力的培养,这是把书面语言转换成口头语言的一种方式,也是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②加强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作文指导,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作文之前先让学生口头作文,把自己如何选材、布局、描写等连贯、系统地表达出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通过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互教共学的目的。高年级,重点则是篇的训练,逐步达到小学阶段的全面要求。在这个阶段,学生作文不但要求做到描写具体生动,而且还要

6、一定的布局谋篇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以下两个能力的培养:①加强复述课文内容的培养。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内容,把课文语言转变成口头语言。主要方法:详述、简述、交换角度复述、变换体裁复述、变换结构复述……灵活运用。复述课文不但有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词汇,而且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能力。②加强学生即兴讲话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时机,提出特定的课题,让学生迅速整理自己的思路,调整说话内容之后,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长此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总之,小学生作文能力低的现象普遍存在,程度不尽相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

7、方面的,有教师方面的原因,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采取的对策也应不尽相同,要对症下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