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

α-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

ID:5318518

大小:295.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α-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_第1页
α-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_第2页
α-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_第3页
α-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α-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胶粘剂2014年1月第23卷第1期一50一(50)CHINAADHESIVESVo1.23No.1.Jan.2014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李爱元,孙向东,张慧波,施立钦,张永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浙江宁波315800)摘要:介绍了1995年以来O/一蒎烯的均聚、共聚等研究概况,重点综述了其均聚、共聚等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引发剂、工艺条件和改性方法等对O/一蒎烯聚合反应的影响。最后对O/一蒎烯聚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一蒎烯;均聚;共聚中图分类号:TQ43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849(2o14)01

2、—005O一04O前言的引发活性中心浓度下降,从而达到减缓反应、控OL一蒎烯树脂具有相容性好、耐酸碱性优、耐老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化性佳、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高等特点,可作为压于世涛等1111将A1C1、中孑L分子筛复合成负载型敏胶(PSA)、热熔胶(HMA)的基体树脂和增黏剂,故催化剂,用于Ot一蒎烯的聚合反应(室温),从而获得其在涂料、橡胶、塑料、印刷、食品包装、离子交换树了高性能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A1C1,/Zr~MCM一41脂”和钾肥增效剂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类的效果相对最好,可有效克服聚合物的(数均相树脂最早是用

3、硫酸催化松节油制备而成的,1909年对分子质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等缺陷;采用路易美国专利报道了将其应用于橡胶领域151,1933年斯酸离子液体[(Cmim)C1一A1C1,】催化一蒎烯均Guefrefining公司开始工业化生产蒎烯树脂;20世纪聚(其他反应条件相同)时,产物的综合性能明显提50年代,Roberts等对一蒎烯的聚合工艺和聚合理高,催化剂易分离且可回收再利用”。Radbil等-一用论发表了奠基性的研究报告;20世纪90年代,周正卤乙酸催化一蒎烯聚合。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异斌等。、Higashimura等。根据Roberts提

4、出的聚合过构化反应较多,异构产物以萜烯乙酸酯为主;在氯程假设,采用多种表征手段阐明了一蒎烯的聚合机乙酸、溴乙酸和三氯乙酸等3种催化剂中,只有采用制为开环和扩环法聚合;1995年,彭超盼等对一蒎三氯乙酸催化时才能生成聚合物。烯聚合进行了总结。本研究主要就OL一蒎烯的均聚Enearnagao等采用初湿含浸法(即将氧化钒和共聚两种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负载在活性炭上)制备聚合用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使一蒎烯形成蒎烯氧化物自由基,从l一蒎烯的均聚而引发了聚合反应,光对聚合过程影响较大;直接1.1引发剂通过氧化钒催化聚合的机制为阳

5、离子聚合,聚合过一蒎烯阳离子均聚常用的引发剂,是路易斯程中只有异构化反应,没有聚合物生成。Liu等ltsI探酸(A1C1)和以该路易斯酸为主的复合催化剂(如讨了多种杂多酸(HPAs)催化OL一蒎烯的聚合工艺,A1C1,/SbC1等)。并发现杂多酸中硅钨酸的催化效果相对最好。卢江等通过聚苯乙烯(PS)负载SbC1,(即利用大分子催化剂的稀释效应使体系中SbC1,的实际浓1.2均聚工艺改进度下降),导致主催化剂A1C1,和助催化剂SbC1形成卢江等以A1C1,/SbC1为催化剂,对一蒎烯聚收稿日期:2013—10—24;修回日期:2014—0

6、卜03。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A610194)。作者简介:李爱元(1977一),山西晋中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合成树脂等方面的研究。E—mai1:'daiyuan@126.CO通讯作者:孙向东。E-mail:xia”gdo“gsun@yeahnet’第23卷第1期李爱元等a一蒎烯聚合近期研究进展合温度进行了改进,室温时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聚和自由基形成正碳离子(引发OL一蒎烯聚合),体系在合产物,从而有效克服了该反应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无水乙醇溶液中共聚,通过沉淀剂使产物分离。进行的弊病。熊德元等提出了两步聚合工艺制备一蒎2.3

7、蒎烯与一蒎烯的共聚改·陛烯聚合物,产物的收率(>80%)相对较高且品质优卢江等探讨了A1C1/SbC1,复合催化体系对良『软化点为138qC、色度为3(铁钴色)]。该工艺的一蒎烯均聚、一蒎烯均聚和两者共聚的影响。研究优势在于降低了反应速率,从而解决了由此引起的结果表明:由于一蒎烯的聚合活性远高于O/一蒎烯,产物中二聚体含量较高等问题(导致下降);同时故其聚合速率非常大,难于形成共聚物,只能形成维持了相对较高的单体转化率,提高了聚合物的软共混物。化点及色度。熊德元等采用一蒎烯、一蒎烯缓速加入反Radbil等”以PTR90(软化点>90℃)为

8、考核指应釜的方式(以A1C1/SbC1为催化剂),获得了相对标,对聚合过程的催化剂(A1C1一SbC1一HPAs)含量、理想的共聚物(=3778、软化点为136℃和分布反应温度、单体组成和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