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doc

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doc

ID:53188666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聋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试论聋生数学应川能力的培养周志英(浙江省衢州市住哑学校,衢州,324000)《屮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1期摘要21世纪的数学教育将更加重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木文针对当前聋校数学教学屮仍然重视纯数学知识教学,少关注数学与聋生生活实际联系的现状,阐述了培养聋生数学丿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际问题和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与提高聋生数学丿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关键词聋生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1问题的提出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索质和科学索质的

2、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供性和广泛的应用性。20世纪下半叶数学的一个最人进展是它的广泛应用,数学的价值观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数学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玄接的一个结论就是数学教育要重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在聋校数学教学屮,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教师过分重视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聋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査生把数学课单纯地看作是一种计算课,认为学数学就是做题日,他们对于概念、公式以及应用题标准类型题尚能模仿解答,而稍微一变化或

3、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这足以说明聋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仅以下面两节“求平均数”的课堂实录为例,谈谈个人观点。2典型案例2.1案例一2.1.1实践活动,建立概念(1)教师实验操作:师示U型玻璃连通管,让学生观察左右液面高度的变化。(让学生建立“移多补少”的思想)。(2)学生分组操作:小组合作,每人拿出个数不同的正方形,怎样移动使每人手小的正方形个数同样多?2.1.2探求解法,深化概念⑴讨论:刚才同学们在移动过程屮,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移多

4、补少)⑵探索:除了川“移多补少”的办法求平均数外,还有其他办法吗?(用算式表示:总数+份数二平均数)。2.1.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联系班级实际:出示身高统计表。让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全班同学的身高。(2)某同学在5天里做数学题的题数分别是7题、8题、9题、7题、9题,平均每天做多少题?2.2案例二2.2.1情景引入\师:同学们的身高有高有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人概有多高?(老师故意找出班上较高和较矮的学生,欲以他们的身高作标准,由此展开争议)。牛:有意见。并要求找出班里身高小等的X同学作标准。师:X

5、同学的身高1.54米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吗?\生:是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引出课题。2.2.2探究方法师:小组合作按要求摆圆片,第一排摆2个,第二排摆7个,第三排摆3个。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的圆片一样多?生:小组活动讨论。小结: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來几个数的平均数。方法:用算式表示求平均数的过程。2.2.3应用与发展(1)拿出准备好的全班同学的体重调杳表和全班同学的跳绳成绩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相互交流看法与观点。(2)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地去学游泳。她

6、碰到了一个难题,原來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匣米,她在这个游泳池屮学游泳有危险吗?3观点与反思3.1观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屮蕴涵着人暈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屮有着广泛的应用;血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川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具实际背景,并探索其M用价值。”可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

7、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I韦I熟悉的事物屮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完整的数学过程区分为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三段,以往的数学课程却以单纯处理屮段为原则,这导致了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现在,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匸成为国内外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取向。让学生明口数学是來源于现实生活,又返过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道理,并尽可能地暴露数学是怎样从实际背景材料小抽象出来的,又怎样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日的、有计划地培养

8、学生的数学应川意识,形成应用能力。\3.2反思上面的两节课,表面上看,教师都能引导学生操作、研究,从而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探索岀平均数的求法。[案例一]的教学有明显的“教”的痕迹,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实践操作—探索求法一知识应用”这个过程虽然体现了课穆标准的新理念,但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实验操作,聋生并不清楚,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操作到操作,从数学到数学的研究。[案例二]的教学首先突岀体现了从聋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把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使聋生领悟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