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doc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doc

ID:53276285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doc_第1页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了解概念解剖结构熟悉病因护理诊断掌握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一、概念:急性阑尾炎是指发生在阑尾的急性炎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发生在青壮年,男>女。二、解剖结构:阑尾开口于盲肠,位于右下腹,为一细长的盲管,其体表投影为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是手术切口的标志。三、病因:1.阑尾管腔堵塞2.细菌感染3.胃肠功能紊乱四、临床表现:症状1.腹痛部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阑尾腔的压力也迅速减轻,腹痛也可随即减轻,但腹腔内的炎症逐渐扩散,在短暂的缓解后,右下腹痛又会逐渐加重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8小时或十多小时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最后固定于

2、右下腹部,称之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它是急性阑尾炎所独有的特征。也有的病人无转移性腹痛,发病一开始就是右下腹部疼痛。特点:腹痛多数以突发性和持续性开始的,少数可能以阵发性腹痛开始,而后逐渐加重。(1)突然发生完全性梗阻的急性阑尾炎,发病初期就可为剧烈的阵发性腹痛。(2)单纯性阑尾炎多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3)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常为阵发性剧痛或跳痛。阑尾壁坏死、穿孔后,脓性渗出进入腹腔,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最为常见,约1/3的病人有便秘或腹泻,甚至会出现里急后重3.急性阑尾炎初期,部分病人自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单纯性阑尾炎的体温多在37.5-38℃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

3、体温较高,可达39℃左右,极少数病人出现寒战高烧,体温可升到40℃以上。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右下腹包块其他体征: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直肠指检试验特殊的临床表现:新生儿,小儿,老年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五、护理诊断:1.疼痛2.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出血六、护理措施:1.缓解,控制疼痛(1)采取适当体位1)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2)指导病人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2)禁食或合理饮食1)拟手术治疗的病人予以禁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肠减压。2)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在严密的病情观察下,指导病人进食清淡饮食,防止腹胀而

4、引起疼痛。(3)药物止痛:对于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病人,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的药物。(4)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以有效控制感染,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2.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腹腔脓肿的预防和护理1)采取适当体位:半卧位,有利于积液聚集引流。2)保持引流管通畅:有效引流,防引流不畅而致积液或脓肿。3)控制感染:足量,敏感抗菌药4)加强观察:a.腹部体征和生命体征;b.术后体温,若术后5~7天后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等,常提示腹腔感染或脓肿。5)及时处理腹腔脓肿:穿刺抽脓,冲洗,置引流管,必要时切开引流。(2)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1)切口的护理:保持敷料

5、的干燥清洁。2)合理应用抗菌药:对于化脓,坏疽,穿孔的病人,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用抗菌药。3)加强观察:观察手术切口,若术后2~3天切口出现红肿压痛,波动感,体温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4)及时处理切口感染:穿刺抽脓,拆线放脓,置引流管,保持敷料干燥。(3)出血: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口表现为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放置引流管者,可有血性液体自引流管流出。五、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生活饮食习惯,餐后不做剧烈运动。2.及时治疗胃肠道和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发生。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肠黏粘甚至黏粘性肠梗阻。4.阑尾周围脓肿者,三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

6、。5.自我检测,及时就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