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

ID:53291361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包扎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包扎方法处理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7月到2012年1月,共处理的跟骨骨折术后病例32例(36足,其中双侧跟骨骨折者4例)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18例,20足,实验组14例,16足。结果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显示伤口干燥吋间、伤口愈合拆线吋间、引流量实验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vO.05,具有显著差并,提示实验组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加压包扎可以有效的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渗出,促进伤口愈合。【关键词】跟骨手术加压包扎Clinic

2、alObservationoftheEffectivenessofDifferentWrappingWayforpost-operationofFractureofCalcaneum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之一,占附骨骨折的60%,而且多累及关节面⑴。跟骨骨折术后并发多,常见有感染、皮瓣坏死、内固定外露等,处理颇为困难⑵。如何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对广大骨科医生是一个挑战。我们对跟骨骨折术后采用连续三天加压包扎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导如下。L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致2012年1月我科手术的跟骨骨折病例临床资料共计

3、32例(36足,其屮双侧跟骨骨折者4例)。2010年7月以前患者术后采用普通包扎列为对照组(18例,20足),2010年7月以后的患者术后采用连续三天加压包扎处理,列为实验组(14例,16足)。本组研究男19例,21足,女13例,15足,年龄17・68岁,平均3&4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6足,交通事故等其它原因10足。受伤到手术时间2小时〜12天,平均5.9天oSanders分型II型24足,III型8足,IV型4足。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1.2手术与处理方法两组患者手术均由我科同一组医师

4、施行,均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取外侧型切I丨,起于外踝上4cm、腓骨外缘与跟腱之间,向下行于足背、足底交界“黑白”交界处,全层切开皮肤,直达骨膜,紧贴跟骨外侧壁口下而上骨膜下剥离,剥离跟腓韧带,保护腓骨肌腱和腓肠神经,用2根2mm克氏针插入距骨、腓骨远端牵开皮瓣,撬开跟骨外侧壁,显露后关节面。行跟骨克氏针牵引,复位骨折。根据需要彳亍自体骼骨取植骨术、人工骨植骨术等,恢复跟骨高度。选用合适的跟骨钛板,螺钉固定,其中1枚螺钉向内侧固定到载距突上。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两组均予预防性使用二代头抱类抗生索3〜5天(过敏者使用克林霉素

5、),并根据药敏试验及血常规等调整。术后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多层纱布包扎,术后三天内每天更换1〜2次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试验组术后采用连续三天加压包扎处理,观察敷料渗血情况。如果渗出较多则在原来的敷料外再加用多层纱布加压包扎而不打开包扎。加压以不影响未稍血运为准。1・3观察与统计观察两组患者伤口干燥时间(以敷料渗出直径小于2cm为干燥)、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引流量及伤口并发症如感染、皮瓣坏死等。所有资料采用excel2003软件统计,计数资料行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等一般资料统计学无显著差

6、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有3例伤口内积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切口裂开,延期再清创缝合切口愈合。实验组有1例切口下皮种液,换药等处理后切口愈合。伤II干燥时间、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引流量实验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vO.05,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提示实验组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表一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愈合影响(x±s)组别伤口干燥时间(d)伤口愈合时间(d)引流量(ml)并发症例数对照组n=206.72±12.3719.88±9.38160±22.764实验组n=163.99±8.16

7、16.14±10.2188±18.571P值P<0.05P<0.05P<0.05P<0.053•讨论跟骨骨折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如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等2%Barei等⑷报导跟骨手术术后感染率高达3%-5%,Benirschke等⑸报导切口皮肤坏死率为8-9%o足跟部因特殊的解剖学因索术后常有肿胀等诱发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⑹。术后通畅的引流及完善的加压包扎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后每天换药可以及时的观察伤口情况,了解有无坏死、感染等以便及时处理,但存在切口渗液多、易皮下积液等不足。分析原因有以下儿点:①跟骨主要组成是松质骨,

8、术后渗血多⑺。②足跟上部皮肤软组织薄,手术切口较大,静脉、淋巴回流系统差易肿胀。③足跟部有腓骨长短肌等骨腱通过,肌腱鞘有滑液渗出。关节面的软骨也有一定的滑液渗出。本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术后连续三天加压包扎,切口干燥时间为3.99±8.16天、引流量88±18.57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